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核心变量     检索到  30015  条相关信息

本文按地区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记录了该研究对1978年至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不统计西藏的相关指标),地区层面的三个变量———贸易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地方政府竞争,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数据和结论。

作者:孙华臣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本文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现象明显增多,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工商资本下乡能够给农村带来积极效应,但也存在着消极效应,需要综合评判。本文指出依据选择标准,当前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适宜领域包括: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本文认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应当正确引导,在有序推进工商资...

作者:涂圣伟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国内学术界对阶级阶层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研究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近年来,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纷纷从自身特有的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本学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对阶级阶层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结论见仁见智的研究成果,在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摆到案头上来。...

作者: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所属图书: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本章介绍了森林碳汇扶贫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作者:曾维忠 杨帆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核心机制。核心机制一,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通过城乡融合,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推动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主体,完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体系,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核心机制二,针对农村发展不充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核心机制三,针对农业与农村发展滞后的四化不同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作者:周立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本章是对本书所使用的数据的描述,并对一些主要变量的含义及测度方式进行界定,给出了相关变量的主要描述性统计指标。此外,这一部分还根据所使用数据的特点讨论了横截面数据的持久性收入估计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年份的家庭收入函数Z的估计结果。

作者:罗楚亮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如前所述,由于一元统摄的历史传统和总体性社会格局的沿袭,中国在社会管理模式上呈现“控制—吸纳—协作”的特征,在实践运行层面出现了管理上的种种悖论和困境。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有效合作治理机制的缺失。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