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首先,介绍了2006年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其次,解释了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的原因。最后,分析了2007年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增长的形势。
本文分析了当前日本经济形势。日本经济已经摆脱徘徊不前的停滞局面,逐步进入缓慢复苏的轨道,有望在2005和2006年里保持可持续的低速增长。
自从20世纪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进入了痛苦而又漫长的停滞时期。在这一期间里,特别是在1996年和2000年等年,日本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复苏萌芽,但是那几次复苏最终都被证明仅仅是昙花一现,因为它们都是由诸如阪神大地震和政府扩大公共投资等外部因素带来的,不是经济自身真实的恢复性增长。在等待了10年后,日本经济终于有可能走出停滞不前的困局了。
日本金融系统受次贷危机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欧美需求减少导致日本出口增长停滞,加之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导致日本经济继欧美之后也逐渐步入萧条。预计2008年和2009年日本GDP增长率都将在1%以下。但由于日本国内金融形势较为稳定,加之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出现长期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模式论处于发展初期,分析框架尚未确立,若干关键议题有待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日本经济模式论作为参照系引入,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模式论的学术水准。作者的分析表明,日本经济模式论在上述问题上对于中国经济模式论而言具有双重意义:在发生学方面,尽管日本经济模式论经历了发展历程和研究重点的转变,但是保持了内在逻辑的连续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可供中国...
2010年上半年受益于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日本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工业生产上升,GDP实现了正增长。但进入第三季度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日本经济增长动能随之减弱。为了解决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问题,日本政府不断强化扩张性经济政策,不仅连续出台多项财政刺激方案,还入市干预日元升值,并重新实施零利率政策。大规模的扩张性经济政策有助于避免日本经济大幅下滑,但欧美消...
在灾后重建需求的拉动下,日本经济在2012年保持了增长,但受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日本经济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增速逐步回落。日本政府负债规模巨大,已无力实行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因此2012年里主要依靠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抑制通缩和缓解日元升值。依据目前经济运行情况判断,预计2012年日本GDP增速在1.5%~2.0%。展望2013年,日本经济将继续缓慢...
本文对2000~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主要分析了美国经济、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东亚经济(除日本外)和俄罗斯经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