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河南文艺界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三贴近”方针,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文艺队伍结构趋于优化,文艺创作环境和谐宽松,文艺创作成果较为丰硕。但同时还存在着文艺精品少、拳头产品少和领军人物少等突出问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主编:赵王辅
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推进院团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文艺院团改革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要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文艺院团改革。
在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推动下,全国保留了139家事业单位性质的文艺院团。事业体制文艺院团担负着重要的公益性职能,同时具有向市场、社会提供服务的现实要求。实行企业化管理,改革院团内部体制机制,增强院团活力,是推动事业体制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
2010年7月22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河南省文联及省直文艺院团调研,解决省直院团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动企业界对文艺院团进行捐助。此举在促进政府部门转变工作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开拓文艺院团发展之路、鼓舞文艺界的工作热情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文艺院团和有关部门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努力开拓,探索适合文艺院团发展的新路子,为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2009年,河南省文联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省文艺事业呈现队伍壮大、创作繁荣、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着精品力作、艺术大家的数量和影响与河南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创新文艺生产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工夫。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核心术语之一——“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形式”之所以被重视、被提及的原因与背景。延安时期,文艺遭遇了“形式成为问题”的尴尬,西方化的艺术不能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更不能有效承担宣传抗战、发动大众的使命,使得文艺通俗化的问题成为重点。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文艺家们先是发起了“旧形式利用”的活动,继而推动了解放区关于“民族形式...
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核心术语之一——“歌颂与暴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文艺工作者们对于创作手法和创作客体所应当持有的态度问题。本文指出,在中国的文艺实践中,一直都有讽刺、暴露社会黑暗现象的现实主义传统,与之相对应的“写光明”也同样受到文艺界实践者的关注,强调“歌颂”式写作在宣传革命方面的突出作用。这种对于文学创作形式的不同观点成为抗战爆发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