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物利用     检索到  44662  条相关信息

鄂州市古称武昌,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吴王故都”而名扬天下,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三国“吴王城遗址”“庾亮楼”等省级三国六朝文物保护单位,有西山三国人文景区,有市博物馆馆藏三国六朝时期的文物数千件(其中不乏国家一至三级文物珍品数百件;汉三国六朝铜镜与六朝青瓷构成鄂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特色),有孙权、孙皓等有影响的三国帝王建(迁)都于此,有三国佛教名士支谦译经...

作者:熊寿昌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词:

本文提出要充分发挥文物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河南地下文物数量位居第一但缺少龙头带动,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要有规划性与目的性,要有长远目标;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省,要真正保护与利用好这批资源,就应该加强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9-01-01

文物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智力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有利于传承西部地区历史文化,促进文物产业发展,更有利于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潜在创新点,提高我国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本文结合西部地区博物馆文物再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文物衍生品的著作权权属划分以及对文物进行商标注册等问题,并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应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文物管理、促进创...

作者:郑辉 邵士博 刘冰 王露 出版时间:2017-08-01

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的文物资源开发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文物景点已成为河南旅游业的重要依托,文物旅游业也因此成了河南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红色旅游、古刹名寺游都热度不减。

作者:王玉印 出版时间:2009-01-01

河南文物出国出境展览颇有成绩,先后赴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了140多个主题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河南文物参与到外展活动中。河南文物外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表现出外展精品工程、品牌比较少等诸多不足。作为讲好中原故事、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河南文物外展已成为有效推介河南的一张“名片”和助力河南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张玉霞 出版时间:2020-01-01

2012~2013年度,河南文物事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进展顺利,有两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等重要考古发现的纪念活动顺利举办,博物馆网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外文物交流不断加强。未来一段时间,河南文物工作的重点将是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着力打...

作者:张玉霞 出版时间:2014-01-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总报告阐述了20年来两岸文物交流与合作的回顾、成就以及不断扩大和深化交流与合作。两岸文物的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国家文物局 出版时间:2013-06-01

文物是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交流互鉴的“金色名片”。甘肃文物科技研发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提供机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发现甘肃文物科技研发存在文物保护薄弱、科研创新平台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继续加强等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本文提出甘肃文物科技研发及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文化自信,促进非遗文化交流...

作者:海敬 出版时间:2023-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