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总结了便民服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
和本地的居民一样,农民工也是一个立体的存在,他们除了工作、收入、社会保障,还有精神文化、体育锻炼、生活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需要。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增多,他们比过去更注重通过参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互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从城市化进程的长远趋势来看,农民工群体必将融入城市社会之中。平等的文化、体育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对流入地的认同感,成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
静宁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文化对群众的凝聚力,将文化与经济巧妙地揉合起来,以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营造出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为静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首先,建立健全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活跃静宁县的文化市场,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和市场,以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化来促进静宁县经济...
2001年民政系统大力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工作手段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政事业全面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这几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民政事业费支出情况,概述了“十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战略,并总结了2001年民政工作在领导方法上的特点。
据河南省统计局提供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资料,截止到2000年底,河南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48万人,占总人口的7.1%,按照国际社会对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河南省已经进入老年型省份的行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河南省老龄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