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政社合作     检索到  40562  条相关信息

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突破了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合一”为特征的单一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模式。农村合作经济实践的新发展,促使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合作经济问题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理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讨论主要集中于解释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经营是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这一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制理论等方面。随...

作者:朱钢 出版时间:1993年06月

农民互助合作需要“重提”,意味着当前互助合作非但不普遍,甚至已经很少见,所以才有“重提”的必要。既然中国农民有高度组织化的历史,这一过程是如何中断的呢?这一过程的中断又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三农”现状呢?这些都是本章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文介绍了苏州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时实行的“三大合作”。苏州市注意从培育农民的合作意识、建立各种各样的农民合作社入手,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来推进一体化建设。本文回顾了这“三大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取得的成效,继而探讨了这些合作组织对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指出农村“三大合作” 组织符合苏南农村发展的实际,促进了集体经济...

作者:夏永祥 陈俊梁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数量庞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尽管有着“某某合作社”等共同称谓,本质上却大有区别,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旨趣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本书按照产权归属和主导力量的不同,将现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划分为“契约供销型”“企业主导-农民入股型”“松散合作型”“集体经济型”“农民主导-股份合作型”。这5种类型又可以大致分为两类:非农民主导和农民主导。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导语:国家回归社区治理要实现的目标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第一,维护秩序保障社区安全;第二,提供社区服务满足民众诉求。其中,服务导向的社区治理创新成为当前基层治理创新的主流。在社区服务供给方面,各地均有各种形式的创新,其中上海的合作模式十分典型。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孵化社会组织、引入社工机构、增加购买服务经费投入、加强社区服务专业化建设、推动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等...

作者:葛天任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笔者在第六章以一个村庄为例,全面地展示了社会、经济局面如何影响农民的合作行为。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民愚昧、落后、缺乏理性,因此他们很少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但笔者认为,农民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都与其他阶层和身份的人无异。外人的偏见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农民具体生产生活状况的无知。如果双方处于相同的环境,很少人能做得比大多数农民更好。本书的一...

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本文说明由于农户家庭经营的多样性,使得农户对金融机构是否能够提供给他们有效满足需求的服务,提出了便捷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等更高要求。由于合作性金融自身贴近农民生活的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可以预见合作性金融必然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力量,对促进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

作者:祝健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是谁?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事实上,在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合作主体的模糊和缺损,一直是影响合作广度与深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葛立成 聂献忠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