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拉萨     检索到  717  条相关信息

1940年代曾供职于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的沈宗濂和柳陞祺先生,对拉萨怀有深切情谊,在其《西藏与西藏人》一书中曾写道,“一位西藏朋友曾半开玩笑地提醒我们,凡到过拉萨的人,会永远想念它。这也确实是我们的切身体会”沈宗濂、柳陞祺著《西藏与西藏人》,柳晓青译,邓锐龄审订,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第201页。,其实这又何尝不是许多去过拉萨的人的共同切身体会呢...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本文全部以表格、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的图表,直观显示了拉萨城乡居民的家庭收入、生活用品和交通用具、居民消费、家用设备和家电拥有等情况。

作者:格勒 朱春生 雷桂龙 出版时间:2008-11-01

拉萨老城区的空间格局是自松赞干布时期奠基,经由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其格局深受藏传佛教宇宙观和祈祷方式的影响,与内地城市规划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具有明显的独特性。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本文介绍了拉萨市的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迁都拉萨拉萨得到了相应发展,奠定了拉萨作为吐蕃王朝中心城市的地位。元代(1271~1368年),西藏纳入了祖国版图,接受元中央政府的统治,拉萨古城在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经济、军事、文化地位逐步提高。清代(1644~1911年),中央政府积极治理西藏、保卫西藏、在西藏全面行使主权,促进了西藏经济、社...

作者:格勒 朱春生 雷桂龙 出版时间:2008-11-01

拉萨老城区有民居、寺庙、商铺、政府办公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建筑,其中民居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目前在拉萨老城区中,建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传统藏式民居均被称为古建大院,其中部分承载重要历史信息的古建大院具有文物性质,少数已被进行商业利用。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拉萨老城区内现存的56个古建大院中大部分仍住有居民,少数被修缮后进行商业利用。这些大院是拉萨老城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老城区的历史信息,每个院落都有古今变迁的故事。尽管一些大院已经不复存在,消失于历史的某一时刻,但它们曾经是构成老城区街巷景观、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的重要部分,因此也需要从历史的烟云中予以探取。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任何一个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都需要适宜的条件,其中良好的自然条件是选址建城的最基本条件,它决定了城市的供养能力、未来发展的空间余地和安全性。除此之外,特殊的历史机遇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行政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转折点,这些因素会促进人口和资源的集聚,从而推动社会文化活动的繁盛,刺激工商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而...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拉萨市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老城区外只有零星人口与街巷和建筑,市区人口约3万人,加上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的僧人和流动人口,广义的市区人口为四五万人。老城区内各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城镇道路均为泥土路,市政设施十分缺乏,没有下水设施,城市照明依靠油灯和煤气灯10779684,没有供电系统,城市环境卫生条件也差。1930年代学者洪涤尘...

作者:出版时间:2014-03-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