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彩绘雁鱼铜灯     检索到  139  条相关信息

在鼎盛繁荣的青铜时代,中国所生产的青铜制品绝大部分属于礼乐器。秦汉以降,随着商周礼乐制度的崩溃,青铜艺术经历了最后的辉煌,这时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完全转到日常生活用器的制作上来,原来的礼乐兵器也转化为日常生活使用器具,出现了诸如汉彩绘雁鱼铜灯、汉长信宫灯等我国工艺史上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这些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式样和鲜明的技术凸显了秦汉这一特殊时期青铜日常生活用...

作者:余满晖 出版时间:2021-10-01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博物馆在大遗址保护和馆藏文物修复、征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在人才和经费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博物馆将着力落实资金保障和机构人员,推进宫殿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加强文物征集,以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作者:韩伟东 蔡亚非 出版时间:2014-12-01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也是最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区域。在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下,保护、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意义。热贡艺术作为青藏高原的一朵奇葩,成为黄河流域各民族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报告简述了近年来黄河流域热贡艺术的发展状况,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互生的角度,分析其在新时代...

作者:兰超 萧睿 史钟颖 出版时间:2022-10-01

广州市荔湾博物馆、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古玩商会等联合主办的“十三行艺术珍品展”,是一次具有开拓性、学术性的艺术展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十三行这张广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展览通过特殊界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中外工艺美术珍品,令人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曾在十三行这个国际舞台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同期,18世纪欧洲洛可可艺术也在十三行登陆,一种追求精致、轻巧、纤秀的艺术...

作者:杨宏烈 出版时间:2013-03-01

楼兰03LE壁画墓位于汉晋丝绸之路楼兰道咽喉之处,其年代为3~4世纪,墓主人应为使用佉卢文的贵霜大月氏人。墓室建筑、壁画及其遗物包含着汉文化、贵霜佛教文化、罗马文化诸因素,不仅如此,还可能与粟特艺术、印度文化及亚欧草原文化有某种联系。其壁画的造型和技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填补了楼兰艺术史中墓室壁画的空白。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艺术、宗教和民族文化提供了珍...

作者:李青 出版时间:2016-06-01
关键词:宗教

黄南藏族自治州发展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州自然概况和行政沿革,随后介绍了其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之后介绍了自治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介绍了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作者:关桂霞 出版时间:2011-06-01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手工业民俗领域的生产性保护。凤翔泥塑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制品之一。笔者希望通过对凤翔泥塑产业的田野调查,了解凤翔泥塑的生产状况、保护和传承的途径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凤翔泥塑在保护性生产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凤翔泥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作者:郭艳娜 郑永芳 出版时间:2014-03-01

本篇首先是“十一五”期间基地发展简介,介绍了创意基地发展特点,然后分析了基地发展资源,并对基地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龙兴古镇创意产业基地 出版时间:2014-04-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