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视野     检索到  270  条相关信息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文化发展及文化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只能靠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来实现。所谓文化体制一是文化市场,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而推进两个基本制度的培育和建设的文化体制改革,必然具有渐进性,并且也是持续而密集的文化政策实施过程。对相关文化政策的顶层设计需要有足够深入的理论研究予以支撑。根据这样的认识,本书就文化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

作者:章建刚 出版时间:2014-01-01

这是一本关于农村教育的田野调查文集。调查开展于2001年至2003年期间,田野点分别为川、滇、黔的四个包括汉族和多种少数民族的村落。文集从村落的视角对农村教育的宗旨、导向和课程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批评。五位作者以不同的写作风格,相异的分析框架,描述和探讨了城市与农村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使长期以来以城市为导向的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文化的高度分离,以及难...

作者:翁乃群 翁乃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

全书包括上篇“批判与借鉴: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研究”和下篇“道路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两个部分。上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当代西方学者的研究,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生态等角度探讨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的一些思潮。下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作者:张严 出版时间:2019-09-01

社会学导入中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或一种方法,也是作为一种学术制度,就像与其同期导入中国的学堂、船政、邮电、铁路、银行、矿务等等制度形式一样,都是早期现代化的制度符号。社会学的导入中国,使中国学者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跳出了一般性现象分类和大一统混沌解释的方法羁绊,走上了从具体现象的归纳出发寻求背后的因果规则的实证道路。

作者:陈一筠 张健 出版时间:2000-01-01

本书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以复杂系统科学理论为框架,从旅游系统构成要素的耦合关系出发,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西藏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实现途径。本书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西藏旅游的现状,阐述了世界旅游目的地系统模型的构建方式,结合西藏旅游产品的自组织现象研究,以四维度结构模型和协同学视角、共生理论视角及区域一体化视角研究西藏旅游...

作者:杨振之 张志亮 李玉琴 出版时间:2014-12-01

如何解释当今中国急剧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毋宁是一项绝佳的挑战。而新生代“进城”农民工的研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政策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问题虽早已引起学界应有的注意,但学界至今一直忽略“传播”的视角。必须指出:“传播”是人们编织“意义之网”(韦伯语)的中心要素,忽略“传播”视角是不可思议的。此书从宽广的传播社会学角度,深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

作者:郑欣 出版时间:2018-07-01

本书在厘清家庭范畴的基础之上,依据有效性、实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的设计原则,按照人口指标与负担指标相结合、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和设计了能够简洁明了体现家庭负担状况且方便使用的家庭负担系数。从理论上和设计上,家庭负担系数可以分为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和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本书还结合调查数据对全国...

作者:田丰 出版时间:2016-06-01

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中国必须在建设其未来的同时不背弃其过去。”他同时还借用中国古典文论《诗品》中的“以古为新”原则对中国社会建设路径提出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是最具“中国特性”的本源型传统之一,它映衬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更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起点和给定条件。经历了剧烈变迁之后,中国的家庭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