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宗族村庄     检索到  11107  条相关信息

村由其名,村有其族,族有其姓,姓由其根。按照姓—族—村的顺序,可以深入解剖宗族村庄的内在机理。本文主要从姓氏渊源与变迁、村名的由来、村庄建制与变迁和当下村庄村情四个方面,描述枧村的原始形态。

作者:李松有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伴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市场越发成为塑造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立足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珠三角发达地区农村经验,以工业化发展为切入点,探究其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村庄社会性质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珠三角农村的工业化是依托土地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发展以集体分红为基础的地租经济。这一方面打破了村庄的封闭结构,冲击了村庄的传统社会性质,使村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

作者:卢青青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呈坎是位于皖南的一个小乡村,呈坎罗氏的全体族人聚居于这一地域。自开基祖以来,罗氏世代聚居于此已有千年。呈坎也是一个宗族村庄,罗氏族人构成了村中村民的主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也有着共同的血脉。罗氏宗族居于呈坎,依托呈坎构成地缘共同体,依托罗姓构成血缘共同体。罗姓是中华民族的大姓,呈坎罗姓作为罗姓的支脉,有根可寻。本文主要从罗姓始祖来源、始祖的迁徙历程、村庄村...

作者:付振奇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本文从刘氏宗族的来源、兴起、繁衍、1949年前村庄建制以及当下情况等方面来介绍三溪村。

作者:魏晨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传统时期,下镇村的治理体现为房族主导下的宗族治理。族长、房长(“老大”)以及家长都成了村庄治理的主体,通过族规、祖训、家训等宗族治理规则,教化族人,处理宗族事务。国家权力很少介入村庄事务,且以宗族为依托,根据宗族和房支设置里甲、保甲。民国后期,保甲体系在村庄中地位上升,逐步取代宗族成为村庄治理主体。

作者:史亚峰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潘氏宗族村落地处粤北山区,绵延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文中从潘氏宗族的由来与迁徙、开基卜筑、新岭村建制沿革、当下概况来介绍这个宗族村落。

作者:吕进鹏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本文介绍三溪村宗族治理主体、治理内容、宗族规则、治理过程、治理方式等来展示乡村治理变迁及实态。

作者:魏晨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廷坑自然村是自清康熙年间就隶属闽中地区龙慈行政村的小自然村,自廷坑范氏宗族开基始祖“五九公”于元末明初为避战祸迁居于此,至今已有650余年的历史。范氏族人世代居住于此,至今已有22代传人。历史风云变幻,而廷坑自然村的范氏族人的血脉却稳定地“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人丁虽不兴旺,却能绵延至今。直至今时今日,廷坑范氏族人依然守着祖先的灵魂在此居住。宗族村庄是...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