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在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内来研究了外国投资的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性,然后研究了中国的高投资率和高储蓄率,储蓄、投资及其相互关系,构成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因此,分析高投资率问题,特别是分析高投资率的利弊得失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影响,我们必须同时分析作为硬币之另一面的储蓄率的动态及其同投资率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依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加以说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外延扩大再生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注意阶段性, 体现区城特征, 把握行业特殊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改革经济体制为前提, 两个转变要协调推进, 整体谋划。
本章主要介绍宏观经济。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本报告是对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报告首先分析了2005年北京市经济运行的特点并对全年走势预计进行了分析。其次报告对2006年北京市宏观经济增长面临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做出了分析。报告最后是对2006年北京经济的展望。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预测了2006 ~ 2007 年珠三角地区宏观经济。首先,分析了珠三角宏观经济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及风险。其次,介绍了广东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特征。最后,介绍了广东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资产价格继续迅速增长,GDP同比增速达11.5%。过快上涨的资产价格和热钱流动的不可琢磨性,以及汇率改革对实体经济作用效果的逐渐释放,使2008年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包括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二是美国的次级贷款问题蔓延和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