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梳理自1961年到1986年这一阶段的剑麻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坦桑尼亚国有资本及其新政府如何对殖民遗产加以继承和改革,又是如何在依附式格局中应对、妥协和变迁的。本文指出,这一时期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张力关系:所有权更替与全球产业链的区隔、劳动力自由与种植园生产、民族国家建设与全球政治经济体系变迁。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建设“ 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 中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资金投入规模庞大。其次,分析了发挥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然后,介绍了国有资本参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思路和方式。最后,提出发挥国有资本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作用的几点建议。
2015年开始的针对国有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和顶层设计,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四川省政府于2016年制定了《省属国有资本“十三五”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来提高四川省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资产剥离、重组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手段,要剥离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产生不利影响的国有资产,并完善国有资本的运作机制,进而推动国有资本向四川省五大...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那么,什么是国有资本(以下简称“国资”)经营预算制度、为什么要建设国资经营预算制度、国资经营预算制度对四川地方国有经济调整改革有何影响呢?这是关系到中国和四川省国资经营及国企改革走向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经济顶层体制如何建立,是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争论的焦点。国有经济公司制改革仅仅实现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的独立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国有资本股东代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全世界发展的潮流是投资者拥有的资本采取信托基金形式,无论它是共同基金还是其他的公益基金,它都是信托制。我们在选择改革目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大潮流。国有经济的分类管理首先要在资本管理...
近代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问题是近代中国经济史和企业制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成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出发,对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和历史演进作了较为详尽、系统的研究。这项成果除导论以及余论外,主要由相互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三大部分构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