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古代经济     检索到  57522  条相关信息

作为文化生态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生态学,是联系人类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互相作用的因素研究文艺的产生、分布以及发展规律的理论与方法;最早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斯图尔德。距今不过数十年。严格地说,文艺生态学迄今仍是一门孕育中的学科,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然而,文艺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艺术生产的生态学运作,文学创作与审美趣味受地理、气候、民族、历史事...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关键词:

如果说划分古代乡村社会成员的主要依据是土地占有关系的话,那么,划分城市社会成员的主要依据则是对政治权力资源的占有关系。这是由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及城市特征决定的。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主要居住在城市,并凭借城市对乡村农民行使统治权。这种城乡政治格局是古代经济社会结构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它是大一统社会得以延续和巩固的支架。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章主要从小农经济与中国国土的开发、农业、人口与经济区变化、小农经济的运行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功能介绍了小农经济的变化与古代中国兴衰。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如果按照顾准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上文明特点的分析,古代中国可以看作标准的大陆农业文明。根本性差异是二者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中国的地理位置虽使其与周边各主要文明中心相对隔绝,大规模贸易往来颇为不便,但其内部的自然条件有得天独厚之处,即较为便利农业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当城市和乡村分离为两个不同的地域单位后,它们之间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关系,在国家整体中居于不同地位,并直接影响其政治状态的形成。

作者:徐勇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章主要从古代中国独立小农家庭经济的产生及运行概况、小农家庭经济的定义与基本形式、小农家庭经济根本特点与内在机制和天地人系统中的小农精耕细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环境下保障国计民生的唯一选择这一观点。

作者:林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相较于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11~2015年大陆的中国古代妇女/性别史研究,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但学科中各个领域的发展还是有所不同的。2011~2015年,大陆中国古代妇女/性别史的研究成果众多、选题丰富,一些论著、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较大关注。据我们的统计,这五年间,妇女/性别史的刊发论文在1200篇左右、著作则有60余部相关论著的统计以如下四种方式进...

作者:李志生 王丹妮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