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气候暖湿化叠加人类活动增强,造成了黄河源区冰冻圈快速萎缩,进而造成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减弱,并可能加剧其碳源效应转变。冻土退化,冰川后退,已成为影响黄河源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报告对黄河流域冰川冻土的监测及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冰川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预估了其在21世纪末的发展,以期为提升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固碳作用提供科学...
祁连山区拥有近2684条现代冰川、20835万亩流域、山体中上部年均400~500毫米的降水量以及由降水和冰川融水提供的丰富的地上地下水资源,或长久储存待消融入径,或一泻千里汇成河流,或沿河入渠兴工富农兴城哺民育畜……然而在用水效率低、体量大、浪费多,非消耗性用水易受利益驱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不健全且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顽疾面前,祁连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
本报告分析了近20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1998年到2015年的18年间,针对祁连山生态研究的文件发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5~2017年研究文献数量呈现直线上升势头,表明学术界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国内环境保护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历年来在各个研究领域和主题中,森林(179篇)和草地(14...
青藏高原当前的生态问题可归纳为环境本身敏感脆弱,森林、草原等退化程度加剧,湿地、冰川等萎缩面积较大,土地沙化与冻融侵蚀严重,生态多样性受威胁程度增强。本报告以青藏高原地区为研究区,运用双权法、极差法、综合指数法得出该区域2015年、2017年和2021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雪域5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探讨建立以自然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免疫机制,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根据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民族宗教意识浓厚、人口少而居住分散、工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优惠政策,其成效有目共睹,令人叹服。然而,由于当时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仿佛对干旱荒漠、草地沙化、湖泊干涸、草原超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