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村生态保护     检索到  71470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刻不容缓。首先,介绍了“生态环境赤字”逐年扩大。其次,介绍了“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赤字”。最后,介绍了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作者:刘克利 乔海曙 李连友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本文从生态保护修复扎牢生态根基总结归纳了6个具有创新价值、地方特色、群众认可度高、示范效应强的典型案例, 塞罕坝机械林场筑牢绿色屏障、山西右玉沙地造林防沙止漠、青海祁连黑土滩治理修复草原生态等,生动展示了林业和草原领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智慧和贡献。

作者:余琦殷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本文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思维,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作者:李珍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涵养和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将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2006年实施了以生态保护和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支撑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等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得到初步遏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经济良好发展,对初...

作者:张贺全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关系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巩固高原生态屏障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试验区建设应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和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创新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核算三江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监测预警评估机制、绩效考...

作者:张贺全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来源:县府办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09
关键字:彭水县 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经济发展

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手段。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在于生态保护者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享有获得补偿的权利,这能够缓解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权之间的内在张力,促进人权保障。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制度框架体系已基本建成,相关实践也日益广泛深入。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存在制度定位不清、...

作者:张晏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近年来,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3年最新调研的556份保护区周边农户数据,运用Logit多元回归法,本研究分析了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特征及国家政策对生态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把农户生产行为与保护态度结合起来,设置10个保护态度等级,3个评价级别,结果显示,总体样本中评价为“非常积极”、“积极...

作者:王昌海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