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地产权制度     检索到  5007  条相关信息

本报告简略回顾了中国自远古到近代数千年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从原始社会的农业发展,先秦的井田制、名田制,中古时期的王田制、屯田制、限田制、均田制,到近世的方田法、一条鞭法及摊丁入亩,再到民国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在土地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均一一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纵贯数千年的农地权利分解及分层交易形式的丰富,也做了简要的陈述。

作者:彭波 出版时间:2016-03-01

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成都市按照试验方案总体要求,围绕农地确权和流转等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在城乡之间更好地分配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性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

作者:李军杰 出版时间:2010-03-01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首次变革。在这次变革中,废除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耕种土地收归农民所有,建立了农村土地私有产权制度。这种农地私有产权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不相符合。在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初始阶段采取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稳步推进的方针,在保持农民土地所有...

作者:郭光磊 出版时间:2016-12-01

原住民地区的土地普遍具有细碎化特征,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土地类型。我国是原住民地区的一员,但农地形态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与其他原住民国家典型的土地形态具有差异性。本章在剖析原居民地区农地细碎化的形成原因、产权特征及其使用困境基础上,探讨中国的农地形态变迁、差异性及其面临的问题。首先从原住民国家和新大陆国家农地的差异性揭示农地细碎化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然后分析农地利...

作者:王海娟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章主要从以下方面介绍了西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分析:产权制度分析的两种范式:兼对新制度经济学结论的评述;西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基本性质;西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西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社会化及其原因;合作社产权社会化演进的梯度分析。

作者:娄锋 出版时间:2017-05-01

本书是对我国地权形态、利用方式以及农地制度绩效的经验研究。细碎化是农地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国农地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如何克服农地细碎化问题,并与其他国家土地细碎化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

作者:王海娟 出版时间:2018-10-01

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是继农地承包到户之后又一次关键变革。正确认识当前正在推进中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本文系统分析了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目标、意义,并回应了关于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主流认知偏差。本文主要观点如下。①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直接目标是深化农地制度变革,推动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作者:钱龙 洪名勇 出版时间:2017-03-01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实质性重大问题和难点。承包期短是将农民滞留在土地上,而农业收益率低、永久土地承包权资产价格不明是产权改革的关键障碍。在赋予农民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基础上,确定农村土地永久承包经营权价值,区分农村各类资产及价格,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开锋 出版时间:2018-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