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先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中腹地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针对泛珠三角地区,提出了中心区的困境和腹地发展的新选择,并且发现了新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腹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核心功能。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存在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和生产要素互动等内生需求,沿海和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是优化区域增长模式的必然选择。东北腹地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具有一些实质性进展,如腹地企业向沿海迁移,建设内陆“干港”和海铁联运体系等。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沿海和腹地互动的主体内容和途径也有所不同。应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率先完善港口至腹地的物流通...
2019~2024年,中部地区作为“三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定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部地区的联合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四大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还能推动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2023年12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部地区联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这不仅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蓝图和明确的方向,而...
“五点一线” 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辽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新的突破点,本文分析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探讨了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良性互动的措施。
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是新时代江西改革创新开放发展的重大系统变革。围绕江西打造“三大高地”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本文在梳理江西改革开放发展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江西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存在的短板与主要瓶颈,从提升开放型制度环境、优化开放格局、增强出口产业链韧性、高水平打造投资新高地、完善立体型开放通道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的“海洋·港口城市·腹地:19世纪以来的东亚交通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是一次具有双重角色性质的研讨会。学者们围绕港口与腹地的关系、交通与区域社会变迁、港口与腹地、沿海港口城市与贸易发展等方面展开的深入讨论,一方面丰富了“港口—腹地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
本章喻新安教授对中原兴,中部兴;中部兴,中华兴、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和为国家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带动极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所需、宁夏所能”的重大战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破制约条件,走超常规发展之路。发展思路是围绕“四大战略定位”、构筑“三大平台”、落实“五项任务”、拓展“五大开放合作领域”、建设“八大基地”、注重顶层设计和发展路径选择。发展举措是打造“清真宁夏”品牌、构建空中与“海陆管”经贸走廊大通道体系、创造更加开放的发展软环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