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动员社会进行捐赠是慈善事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依靠行政渠道、凭借行政手段进行募捐是慈善事业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可被概括为行政动员的募捐模式。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并不是今天才有。自1949年开始,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就已存在,其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施乐会收取置顶费事件,是慈善组织运用网络进行筹款的尝试。由于收取了“置顶费”,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施乐会资助项目的“善”遭到质疑,其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恶”被放大。时代在发展,慈善组织为了持续发展而探讨新的运行模式,应受到鼓励。但与此同时,慈善组织对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披露义务有哪些、收取费用的限度在哪里等问题,亟须法律观念正本清源,也有赖于相关法律标准的制定。
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募捐依托于科技、市场和公益三大行业的相互融合,逐渐成为中国公众日常捐赠的重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虽然规定了互联网募捐的基本法律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原则性强,还远远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因而在市场逻辑和公益目标之间的张力中逐渐出现了互联网募捐的各种乱象。为此,需要反思互联网募捐的法律定位,进一步加强对互联...
汶川地震之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募捐组织的公信力问题一度成为媒体质疑的焦点和学术界关注的核心。我们似乎在为找不到太多的标准的公开透明组织而担忧。一些国际机构的专业化做法又使我们看到了我们与它们之间的差距,发出了“何时能够赶上”的感叹。但是,安徽省L县一个小小的刚成立三年的慈善协会,一个自成立之日起就特别注重追求自身公信力的组织,却能够做出许多大型的、著名的基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