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形成了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体系,而且形成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保障妇女人权国家机制。近年来,我国保障妇女人权的法律政策顺应并推动了国际社会保障妇女人权的历史潮流,但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劳动和社会保障、财产、人身、婚姻家庭等方面权利...
文章首先介绍了1995世界妇女大会溯源,主要包括《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北京行动纲领》等。接着,文章梳理了中国在妇女人权领域的变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最后,文章提出包括妇女人权保护的主流化、增强《妇女权益保障法》可执行性的建议。
2014年,海外中国人面临的各种风险呈现多样化态势,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交及领事保护的制度性建设:通过加强领事保护工作、健全预防性保护机制、完善事发和事后的应急机制等措施,着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但是,加强海外公民人权保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中国政府通过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保障能力,同时从法律层面健全海外公民的人权保障体系,此外加强领事保护工作的资源投入...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界,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在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重大外交战略调整。之后中国开始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人权活动,在国际人权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中国在与国际人权条约机制的合作、与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合作、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交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2009~2010年,...
本章列举了2014年间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大事记。
我国与人权有关的立法工作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主体的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现行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为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同时存在若干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应当以人权的充分实现为目标,以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为根据,以我国接受的国际人权标准为指南,以其他国家的先进经...
2014年我国新疆又发生了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给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失,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免于恐惧权和发展权。为了严厉打击暴恐分子,使之受到法律惩罚,在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14年5月23日起至2015年6月,以新疆为主战场启动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
人权不但张扬个人的自尊、自主、自强,也代表着一种不同于两千年中国法制传统的“现代”政治制度,它所依托的话语体系,既需要融合我们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也对我们既有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严峻挑战。当意识到必须以一种近乎全新的政治法律制度迎接人权时代的来临时,我们必须审慎思考自己脱胎换骨、破旧立新的方式。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