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分析了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的目标,阐述环境权益保障制度的方法手段和制度体系的核心维度,介绍了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体系的延伸框架。
本篇首先介绍了陕西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状况,然后把陕西省与其他国家医保制度进行比,并把较陕西与国内省份医保制度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2007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突破性发展,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快速推进。这项制度建设使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困难群众将达到3000万人。与此同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2002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全国城市低保对象人数已连续5年稳定在2200多万人。中国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本文首先阐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低保对象人数已有回升,城市低保对象的户数有所增加,农村的社会救助依然有两种形式: 农村低保和农村定期定量救济。其次介绍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整:虽然因物价的提高相应提高了救助资金,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公布的低保标准相当于当地居民月人均实际收入的 22. 2%;实际补差相当于当地居民月人均实际收入的 9. 2% ;公布的低...
文章首先指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反贫困的重要制度创新。其次,文章回顾了2001年城市低保工作的重大进展。第三,文章预测了2002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文章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反贫困进行了反思。
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其次介绍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建设。最后,作者就此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了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目的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东北地区也同全国一样建立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两限房”、公积金等为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基于此,本文就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发展及东北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进行,环境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环境权益是与公民环境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权益,对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保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在吸收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环境权益的基本内涵、环境权益保障的意义和环境权益保障需要关注的重点群体进行分析,...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