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产销对接     检索到  11632  条相关信息

近年来,蔬菜和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广州蔬菜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原因包括:“蛛网效应”引起的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种菜成本提升、物流费用高企、流通渠道过多、超市收费多等因素叠加引起了蔬菜终端零售价格的暴涨。中央和地方政府推出了“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超对接”模式虽然存在着诸多惠民利民的好处,但是这个模式作为一种行政化的调节手段,既无法达...

作者:阮晓波 出版时间:2011-09-01

本文首先分析了制约年庄村乡村振兴的因素,其次提出了年庄村对接乡村振兴的建议:重视扶贫开发的规模效应、注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断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作者:肜新春 史习乐 出版时间:2020-10-01

从六安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对接中总结经验。首先,需要积极有为,发挥优势,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在招商引资上要积极,在发挥资源优势上要特色,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要主动,在创优环境上要细致。另外,还需要增强服务,创造环境,参与更广分工合作: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园区建设。

作者:张韶春 出版时间:2009-03-01

“农超对接”是政府为应对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过多导致供需失衡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推行三年来虽然有效缩短了流通环节、改善了供需关系,但依然存在着对接成本高、对接效率低、对接意愿缺乏、参与主体相互间信任缺失、价格走势波动太大等问题。如何探索一个全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农超对接”发展模式,经济有效、切实可行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

作者:张全升 唐雷 出版时间:2012-03-01

目前,各种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方式的探索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每种对接方式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均有适合的领域和边界。本报告首先分析中国农户与市场对接的主要模式、内涵及典型案例;其次以黄瓜小镇王庄村蔬菜销售为例,对村庄目前农户与市场的对接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王庄村农户与市场对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作者:唐佰文 汪淳玉 赵磊 乔聪聪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大通区通过诸多措施争创合淮同城化先行区,加快对接省会经济圈。这些措施包括: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融入省会经济圈的主动性;突出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创建山水生态文明城区,打造最佳宜居地;加快培育旅游经济,打造旅游休闲基地;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激发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内生动力。

作者:张祖保 出版时间:2009-03-01

2015年,项目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京合农品”直供服务平台的第三方公益服务定位,强化该平台服务产消两端的综合功能,优化“社社对接”流通模式,不断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业全产业链管理的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包括:第一,不断提高消费合作联盟内部组织的紧密度,同时提高消费合作联盟与各家生产合作社、农业企业的信任度和黏合度,在继续拓展消费合作社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消...

作者:郭光磊 出版时间:2016-12-01

为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2012年3月,北京市农研中心(农经办)启动了“北京市‘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模式试验示范项目”,创新建立了生产合作社与消费合作社产消直对的安全优质农产品流通新渠道。该项目通过倡导建立消费合作联盟提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水平,引导市场形成理性健康的农产品消费环境,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以城带乡,促进生产安...

作者:郭光磊 出版时间:2015-12-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