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维西县以“四美”创建 推进脱贫攻坚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9  编辑:雷春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实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重并进,努力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宜养“山水维西·幸福家园”,维西县把“四美”(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创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力争从2018年起,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参与创建,最终紧紧依靠群众实现“四美”。目前,在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召开县、乡、村各级“四美”创建启动会、推进会、评比会,积极开展“四美”创建“百日会战”,全县上下识美、懂美、欣赏美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爱美、创美、争当最美的热潮不断高涨,各乡镇、村(社区)、小组、家庭的思想观念、内生动力和村容村貌、家庭卫生得到了进一步转变、激发和改善,取得了实现稳定、持续、长远脱贫,建设秀美、宜居、幸福家园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明确思路创“四美”激发内力创“四美”

把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解决群众精神贫困、观念贫困难题,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农村形成好风气,确保脱贫的稳定和成效,实现脱贫的持续和长远,作为“四美”创建重要任务,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一是村规引领新风尚。鼓励和引导各村(组)结合实际,制定管用实用的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整治评比、团结邻里、禁酒令和改变红白理事重金随礼习俗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确定村规民约“执法人”,给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戴上“紧箍咒”,用村规民约“约”出农村文明新风尚。比如,塔城镇启别村将禁办“射箭客、烧锅底、三年斋、生日客”纳入村规民约,遏制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康普乡札子村将禁酒令引入村规民约,靠村规民约改变群众无事喝酒、不务生计的不良习惯。中路乡针对缺乏自生动力的贫困户,采取“五户联建”“三·五”工作日、“三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和“一帮三督二评”等方法实施自强行动,督促和帮助贫困户改变不良习惯,转变惰性思想,推进脱贫致富。

二是宣传营造浓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四美”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四美”创建工作队、宣传队、文艺队,利用节日节庆、“千促”工作和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等有利时机,结合“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以院坝会议、火塘会议、红歌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到乡到村到组到户开展宣传教育,并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脱贫攻坚典型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快板、大词戏、小品等多种文艺节目当中,进乡入村(社区)开展巡演,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和激励群众,让他们改变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和满足现状、不善积累的财富观念,以及不卫生、不整洁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断坚定贫困群众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日子过好的信心和决心。比如,中路乡拉嘎洛村工作队员采用傈汉双语方式,宣传解读惠农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方针、“四美”创建要求;永春乡编排“懒汉脱贫”“再见尼帕”等民族小品,在各村(组)巡演;保和镇组建脱贫攻坚和“四美”创建宣传队;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鼓励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摆脱贫困。

三是开展评比促后进。全县“四美”创建,每年将评选1至2个最美城镇,10个最美村庄,100户最美家庭,100名最美人物。各乡镇以季度为单位,认真开展了“最美家庭”和“最美人物”评比,涌现出的自力更生、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社会美德广为弘扬,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宣传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傈乡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促脱贫、齐心协力建家园的内生动力。永春乡美光村通过悬挂“骏马”旗和“蜗牛”旗的方式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保持了良好的村(组)和家庭环境卫生。

环境整治创“四美”

将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四美”创建的基础工作,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家庭卫生习惯。一是狠抓家庭内务整理。组织群团力量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携手共创四美”主题活动,在每个行政村打造一个“家庭内务和环境美化”示范组,每个组3—5户示范户。同时,招募巾帼志愿者分组入户进行家庭内务整理指导、督促、检查和评比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比如,巴迪乡已评选出将打造的示范组13个,示范户154户,同时,将汇聚乡妇联、工会、团委等多股力量,共同把姑布移民村打造为“四美”创建示范组。中路乡新厂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建新 “自学成才”,在工作之余帮助贫困群众免费理发,教育他们搞好家庭卫生、庭院卫生、个人卫生。

二是狠抓村组环境卫生。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清扫、清河行动和义务植物活动的基础上,将党员参与“四美”创建情况与党员积分管理挂钩,督促党员先行先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共同维护好村组环境。比如,白济汛乡施底村指定党员卫生监督员,监督辖区公共卫生,组织群众开展环境治理,并成立妇联志愿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村(组)卫生清理。攀天阁乡美洛村和中路乡蕨菜山村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指定轮流卫生清洁员和卫生监督员,不定期开展卫生清洁评比,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常态化。中路乡实施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重度农药管理条例,防止农村面源污染,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狠抓县城卫生清理。划定县级单位卫生责任区和清河范围,将每周五定为“创‘四美’建美丽县城”活动日,组织干部职工对县城卫生死角、公路和河道进行清理,并对卫生清扫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县总工会和团县委共同组织开展“你我同参与·携手创四美”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县180名职工组成志愿队,对县城周边和卫生死角进行清理。通过干部职工示范引导,群众共建美丽城镇的意识得到不断增强。

全民参与创“四美”

“四美”创建人人需要、人人受益,必须人人行动、人人维护、人人创建,努力让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村庄、每个乡镇都知美、爱美、懂美、创美、欣赏美。一是强化领导,确保组织到位。成立县“四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治理、社会秩序整治、文明素质教育、产业脱贫致富、基础设施建设、督促检查指导7个专项工作组,积极开展“四美”创建“百日会战”,全县10个乡(镇)、82个村(居)委会、1053个村(居)民小组迅速掀起了“四美”创建热潮。目前,全县已召开“四美”创建专题会议5次,“四美”创建“百日会战”推进会1次,开展专项督查2次。另外,坚持将“四美”创建与“转作风 大调研 抓精准 促落实”回头看专项行动相结合,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综合业务及专项业务培训1100余人次,发动3933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全面参与“四美”创建和整改工作,在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的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面提升基础上,耐心细致地教算账、教卫生、教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强化感恩意识。二是转变作风,确保责任到位。将“四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全县“四不干”(不说不干、只说不干、干不彻底、不干乱说)型单位和干部不良作风专项整治,以及“骏马奖”“蜗牛奖”评比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督查、严肃通报,积极营造了全县上下积极主动创建“四美”、宣传“四美”、践行“四美”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狠抓落实,确保工作到位。目前,全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群众素质逐步提高,5大公园已完成规划,瀑布公园、民族文化公园、宝山公园将于7月底开工建设。头道河、二道河、永春河绿色生态走廊和带状公园建设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永春河绿色生态走廊将于8月底动工。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先进平安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正积极准备迎接省级实地考评和验收。另外,全县74个行政村已完成州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争取到2018年底实现州级生态文明村创建全覆盖;10个乡镇生态文明创建已全部通过州、省审查;力争年底完成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

突出重点创“四美”

在下步工作中,全县将继续把“四美”创建落脚到发动、组织、引导和鼓励群众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放在全力以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上,把基础条件最差,“脏、乱、差”最突出的村组、家庭和个人,作为重点整治的对象,强化“整组推进”,打造好典型和亮点,发挥好示范和带动作用,营造好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努力实现促“后进”为“先进”,让更多群众自发、自愿、自觉的把每个家庭、每个村组、每个乡镇建得更美更好,努力推进“四美”创建形成大行动、大创建、大整治、大成效的良好局面,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宜居宜游、宜业宜养“山水维西·幸福家园”建设,坚决打好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坚强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维西工作动态)

内容时间:2018-06-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