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西藏昌都达若村脱贫记:易地搬迁带来观念转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4  编辑:陈亚丰

本网消息 如意乡达若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海拔3200米,四周雪山环绕,扎曲河绕村而过,风景宜人。该行政村由四个自然村搬迁合并形成,全村共105户436人。

2018年,达若村经济总收入达532.38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均收入接近1.3万元。据昌都官方介绍,目前该村全部村民已实现脱贫,成为自治区内摘帽典型。

走进扎曲河谷,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藏式别墅整齐伫立于山坡之上。路旁的糌粑加工厂不时送出一袋袋成品,村民们开着自家的水泥车驶出村口,已经放学的孩童坐在摩托车后座嬉闹。

2006年开始易地搬迁以前,村党支部书记、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罗布次仁的家位于12公里外的高海拔山上。他回忆,当时家徒四壁,土坯房四面漏风,六口人居住显得拥挤。

作为当年首批安居工程乔迁户之一,罗布次仁家获得超过200平方米的两层楼新房,政府完成基本装修工程,还发放建房补贴2万元。至2013年底,达若村完成84户的整体搬迁。

易地搬迁是转变的开始。在罗布次仁看来,生活、交通条件的改善拓宽村民们的增收渠道,人们的思想随之发生变化,愿意更积极地投入工作劳动中。加上政府优惠政策愈来愈多,现在达若村的生活是“前所未有的”。

2015年前,达若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因修路兴起的砂石运输生意。效益好时,全村每户均有劳力在砂石运输队工作,一户人家年均收入达5至10万元不等。当年,达若村参评生态文明村,村委会决定关停砂石厂。许久不见的清澈扎曲河如今恢复其本来面貌。

与此同时,该村在2012年建起了首个合作经济组织糌粑加工厂,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已远销内地。之后,农牧民施工队、石材加工厂接踵而来,达若村实现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就业。

罗布次仁介绍,不仅如此,村集体经济每年为村民发面粉、大米、茶等日用品,解决一年口粮。有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甚至还有许多别村的农牧民慕名而来。

今年适逢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达若村的年轻人大多从父辈口中得知一甲子以前农牧区的实际面貌,当下他们更关心眼前的“小日子”。

“过日子不能每天‘坐着’。”38岁的村装修队队长多加说,只要自己肯干、思想转变了,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几年前,多加给父亲扎西花2700元购入一套豪华音响。这位曾经的村生产队队长现已年届古稀,听音乐、听新闻成了父子俩共同的爱好。(完)


内容时间:2019-03-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