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南江县“十大行动”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2  编辑:霍刘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根据《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高质量脱贫和长效稳定脱贫,南江县结合县情,强力推出“十大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与全国全省同步奔康。 

一是大力实施住房保障行动。加快推进易地搬迁。聚焦8422户31087人搬迁任务,加快推进易地搬迁项目竣工验收和结算审计。突出抓好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加强搬迁后续脱贫发展,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着力构建增收产业体系,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做好搬迁群众户籍管理、上学就医、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接续服务工作,引导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新社区。加快推进危房改造。推广简便易行的危房鉴定程序,推行整合项目、补助到户、一事一议、契约管理的危旧房改造机制,实行分类化改造、差异化补助。规范危改对象认定程序,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解决特困供养人员和其他特殊贫困群体住房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土地增减挂钩。推广小聚居、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新启动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任务;2019年力争一批新项目落地,实现一批指标交易;力争2020年完成8000亩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整理复垦地块7083块,拆旧面积约8000亩,涉及13330户53320人,规划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255个,安置14035户56140人。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对象的搬迁安置意愿,鼓励群众入住到城镇、聚居点等稳定安全区域。力争2020年前完成1440户避让搬迁安置。 

二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行动。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南江黄羊、核桃、金银花、茶叶等支柱产业,坚持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全面落实“1+5”产业扶贫系列政策,加快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到2020年,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2万亩,出栏南江黄羊43.2万只、巴山土猪2万头、巴山土鸡30万只;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农业主体公园2个,美丽休闲乡村2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和设施设备,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业博览会、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活动,提高“南江产”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到2020年,累计发展“三品一标”10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驻贫困村,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到2020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80个,516个村每村至少有1个新型经营主体,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项长期稳定收入的产业项目。加强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20年,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200人以上,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加快村集体资产改革,进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股权设置工作,合理设置成员股、集体股,在具备条件的村加快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等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通过集体土地承包、集体资产收益、集体经济实体经营、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分红等方式,力争2020年村村实现村集体每年获得集体性收入2万元以上。同时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努力实现2020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到8元以上。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土地依法规范有序流转,不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增加农民土地租金收益、股本收益和就地务工收益,大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到2020年,力争培育1家上市农业企业。全域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到2020年,启动国家级度假区创建,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村3个、乡村旅游合作社2个、发展民宿达标户10户、创“巴山民宿”品牌3家;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率达30%以上。加强科技创新扶贫。推动科技扶贫特派团建设,优化“四川科技扶贫在线”运行服务。2019年,组建科技扶贫特派团1个,开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信息员、专家培训1300人次,完成在线信息咨询服务3000次;2020年,开展在线信息员、专家培训1300人次,完成在线信息咨询服务3000次,入库专家达到300人以上,入库信息员达到1000人以上。 

三是大力实施就业扶贫行动。深化就业扶贫模式。2018年-2020年,每年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1000人,建成就业扶贫示范村5个,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各1个,就业家庭工坊5个;每年开展专场招聘会4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0.08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开发3个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扶贫。构建电商服务体系。2018年建成镇村电商服务站105个,电商人才培训2300余人次。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1个。建成餐饮品牌“南江黄羊大酒店”;组织20家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铺、专店15个。2019年新建乡镇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120个,建成10个乡镇物流分拨中心,培训农村电商营运人才1000人。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11个。2020年培育一批乡村电商示范企业,不断提升物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实施工业就业扶贫。做大做强南江黄羊、核桃、金银花、翡翠米、茶叶、“亦奇”菜籽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2018年推进南江县九龙农牧科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0吨富硒大叶茶生产线技改扩建工程,2019年建成南江县晋杰茶叶有限公司年产45吨优质大叶茶生产线技改扩建工程、年产4万吨高碳石墨生产线工程,2020年,建成南江霞石新材料生产线工程。形成工业产业扶贫收益机制,带动500人以上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四是大力实施基础建设行动。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2018年,实施县乡道改造70公里、村道窄路基加宽50公里,建设村道联网路380公里,村内通组路640公里;2019年,实施县乡道改造80公里、村道窄路基加宽100公里、乡村旅游公路30公里,建设村道联网路230公里,村内通组路560公里;2020年,实施县乡道改造80公里、村道窄路基加宽100公里、乡村旅游公路30公里,建设村道联网路230公里,村内通组路600公里。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加强以饮水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构建“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体系。2018年,全面完成516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达60%;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0%以上,供水保证率有效提升。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在自然村“村村通动力电”的基础上实现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的建设目标。确保到2020年全县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9%。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的宽带升级和电子政务外网向村(社区)延伸工程。2018年完成新建及升级改造4G基站281座,建设172个“宽带乡村”,全面完成通信专项扶贫目标任务。2019年新建及升级改造160座通信宏站、300座4G基站,新建及升级改造“宽带乡村”200个,建设七彩长滩、元顶子等特色小镇“智慧乡村旅游”项目。2020年新建及升级改造174座通信宏站、320座4G基站。 

五是大力实施政策保障行动。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读就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落实学前到大学教育的资助政策,用好南江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贫困学生资助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每年选派城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选派中级职称以上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按标准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教师补贴,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积极争取省市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县域学校,落实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中心乡镇学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开展救助扶持。将建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扶助保障范围。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落实分级诊疗,县内住院目录外费用控制在5%以内。认真执行“十免四补助”和“六大”医疗保障救助政策。认真实施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慢病签约服务管理 “三个一”工程。全面落实“四定两加强”措施,对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加大患重特大疾病患者兜底救治力度,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贫困人口全覆盖。到2020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及县妇幼保健院力争建成“三级乙等”医院,部分中心乡镇建成“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程,加大村卫生室补助力度,筑牢农村卫生网底。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名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合格村医。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五进”活动,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加强传染病监测与防治。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全面落实保障扶贫政策。将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对整户纳入低保的建卡贫困户中重病患者和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智力残疾、三级精神残疾人员,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施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措施。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对象中特定对象的分类调节救助政策。兜牢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政策。加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运转经费保障。完善修订临时救助政策。建立联动救助机制,实现困难群众救助有门、救助及时。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福利制度,运用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信息平台,精准掌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两项补贴”政策的情况。鼓励慈善组织开展慈善助学等公益活动,加大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优秀学子救助帮扶力度。持续实施“福康工程”等帮扶项目。 

六是大力实施社会扶贫行动。深化香港定点扶贫。高效有序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15个定点扶贫项目,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每年赴港开展1次推介交流活动,力争1-3家香港知名企业来南深度合作,深度谋划、推介、实施一批潜力项目,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改善。用好“港南扶贫”等信息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香港与内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加强东西部协作扶贫。围绕组织领导、人才交流等六大重点,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开展东西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养一批干部人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农村技能人才,转移实现一批贫困人口稳定就业,招引落地一批浙江企业,积极动员一批社会捐赠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对接3个省级定点帮扶单位开展精准扶贫。加强军地脱贫攻坚工作协调。积极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引导各类非公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定向或包干等方式参与扶贫。广泛开展“微孝暖夕”“顶梁柱”健康保险、“微爱同行”“授渔计划”“栋梁工程”“百工技师”和扶贫助学等社会扶贫活动,抓好扶贫招商引资和人才回引工程。深入开展“两新联千村·党建助振兴”行动。创新开展全国“10.17”扶贫日南江系列活动。 

七是大力实施生态扶贫行动。大力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加快推进“核桃双百工程”“南江县木本油料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实现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发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南江县毛叶山桐子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南江县青钱柳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青钱柳、毛叶山桐子、油牡丹,雷竹等一批特色林业产业,建成核桃精深加工线和青钱柳加工线,完成林业产业化升级。推动生态扶贫纵深发展。积极开拓造林工作新机制,实现退耕还林与脱贫攻坚“双赢”,扶持发展一批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等生态扶贫专合社,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985个,投入专项资金473万元,为贫困人口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继续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保障贫困户有效增收,稳定脱贫;力争到2020年累计落实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2956个。 

八是大力实施环境治理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改造,加快推进人畜分离、村庄绿化。完成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实现所有行政村垃圾治理全覆盖,实现源头减量化。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改造、完善一批乡镇、社区、行政村污水处理站,强力推进乡镇、社区污水收集和处理。新建一批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解决居住群众生活污水收集难、处理难问题。确保到2020年100%乡镇30%行政村及社区具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基本要求。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大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着力在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九是大力实施励志扶贫行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活动、“万千百十”文化扶贫行动,推出一批扶贫脱贫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贫困地区群众形成文明进步良好风尚。加强良好风尚的培育引导。持续开展“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深化示范点创建,到2020年市、县级文明村镇均达到50%。建好用好“农民夜校”,引导贫困群众崇尚科学文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组织科级领导党员干部返乡开展宣讲会,做好励志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民情民意走访全覆盖,积极妥善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完善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招标方式,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在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广泛参与。大力推广“三比五树”“乡村道德银行”等扶贫模式,通过道德力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作用。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开展新乡贤、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好邻里”“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和家风家训传承行动,设立好人榜、诚信红黑榜、善行义举榜。把扶贫领域诚信信息纳入县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十是大力实施防止返贫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切实解决已脱贫对象稳定脱贫问题,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脱贫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完善贫困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健全脱贫返贫的跟踪监管和预警评估机制,坚持每年对已脱贫对象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已脱贫对象与年度扶贫对象同步同标准达标,持续巩固精准脱贫成效。鼓励各乡镇创新扶贫措施大力扶持已脱贫人口的致富奔康。统筹脱贫与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南江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优先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短板,同步推进贫困村、非贫困村,已脱贫村、未脱贫村和贫困户、脱贫户、临界户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插花式”贫困,实现道路联通、产业连片、公共服务共享,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冯小芮)


内容时间:2019-01-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