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美姑:干群合力狠抓产业发展路 推动脱贫攻坚步步突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编辑:雷春霞

开栏语

  从今年6月起,美姑县委县政府在《凉山日报》上开辟“区域观察·美姑”专栏,旨在全面深入地展示美姑形象,彰显美姑加快发展的决心和干劲,向全州人民汇报好美姑工作。

  六月的美姑,处处生机盎然。

  宽敞的通村水泥道路修到了家门口,一栋栋漂亮的砖混结构住房在山间拔地而起,披着白色的“衣裳”,戴着青色的“帽子”,腰间是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英雄带,仿佛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彝家年轻小伙矗立在那里,威武、雄壮。

  “以前,山里人最羡慕的就是城市里人的生活环境,不仅住得好,吃得好,而且看得多,玩得多,生活惬意、悠闲……如今,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加大投入力度和各级帮扶工作的实施,住在山村的人,反而被城市人羡慕不已。蜿蜒盘旋的水泥路修到了每个村寨,住的是小洋楼,用的是电器化,呼吸的是天然氧气,喝的是无污染的山泉水,吃的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这是城里人想求也不可求的资源。”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们心里美滋滋的。

  2017年以来,美姑县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紧迫的民生工程。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标贫困村退出“一低七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标准,攻坚克难,2017年实现了38个贫困村退出、4813名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精准扶力——

  把贫困村变为富裕村

  坐落在黄茅埂脚下的瓦古乡四普村,离县城近70多公里,离瓦古乡所在地11公里,虽然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等因素,这里成了发展滞后的村寨,但早在七八十年代初期,这里也是不少彝族群众的向往之地,高山草原适合养畜牧,广阔的土地可以种洋芋、荞麦、圆根萝卜,喝的是天然的矿泉水,虽气候、环境等条件艰苦,但能解决温饱问题就是关键,那时想搬进四普村居住的家族或个人不在少数。

  四普村有4个村民小组87户农户,世代的子孙很少走出家门,就靠畜牧养殖,种植最基本的农作物如洋芋、荞麦、燕麦,不愁吃让这个村过着充实而安宁的生活。

  时代在变、环境和人也跟着在变,气候、环境、交通、产业单一,住房、教育、卫生等条件都不适应居住和发展,不到3年,一大半原住户都搬离了这里,曾经炊烟袅绕、鸡鸣犬吠、人来人往的村寨,如今成了一个空寨,成了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寒贫困村。

  “原先真正住在这个村的农户就只有七户了,其余的都搬到本县的九口乡或是搬到西昌、攀枝花等地,不是投靠亲友就是自主搬迁,选择适宜安家或发展的地方去了。这七户农户当中有一户已经搬出去住了一年多,由于各种原因,又搬回来了。几年来,我也算是一个‘空头’书记,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四普村俄木村支书说到本村的情况,哽咽了许久。

  记者来到俄木书记说搬出去一年多再搬回来的那户人家,了解相关情况。“在亲友的介绍下,我搬到了本县的牛牛坝腾地村,离街近了,办什么事情都方便,就如孩子读书、看病等都方便了……但土地、房子等什么都需要重新买,不仅贵还不好买,气候也不是很适应,于是我又带着家人搬了回来。”

  记者问他还想搬到别处吗?“不会了。”一句快速地回答,听得出他坚定的决心,那是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认可。

  脱贫攻坚进村寨,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党的好政策引领贫困村发展致富路。

  乐山市对口联系帮扶美姑县瓦古乡四普村,派出业务精干、责任心强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通过实地察看、深入村寨农户调研民情、民需、民困,因地制宜,制定发展(产业)规划、方案,逐步落实解决。

  “因地制宜搞畜牧养殖为主,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改良新品种。”通过乐山援建帮扶、第一书记和乡镇、村职干部的共同努力,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实施22户易地移民整体搬迁建设,用产业扶持资金开展“借羊还羊”“借薯还薯”等项目,大力发展产业致富新路,开设农民夜校,宣传养殖、种植技术,让村民增产增收。

  “前年给我们每户贫困户发放了5只羊和马铃薯种薯等,今年增了4只羊,种了10多亩青薯9号品种洋芋,亩产多增收了4000多斤,脱贫致富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光靠扶贫救济,要靠自身发展动力,找准发展致富路,这都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常给我们说的,所以我今年准备再多买些羊来养……党和政府给我们指明了致富路,我们要昂首挺胸阔步走上幸福路。”

  此外,还专门有畜牧和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农技员)走村入户讲解和解决疾病预防等疑难问题,修路、饮水、安全住房建设等一并实施完成。

  再次走进四普村,曾经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低矮潮湿的瓦房变成了小洋楼,水管引到了家门口,纯净的自来水哗哗流下……高山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民们快乐地对唱着山歌,歌声久久回荡在山间,金色的荞麦披着五彩的花衣,紫、白色的马铃薯花开的盛宴,一幅乡村美,产业富的景象映入眼帘。

  2017年,瓦古乡四普村顺利通过省、州验收,产业发展以畜牧养殖为引领,从富裕村到落后村再到富裕村,成功走上脱贫致富奔康路。

  因地制宜——

  谋寻增收致富产业路

  美姑县尔其乡甲拉村距县城67.2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土地面积4556.52亩,以马铃薯、玉米、荞麦等高海拔粮食作物为主。土壤贫瘠、交通闭塞、缺乏支柱产业、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是制约甲拉村致贫的因素,目前有建卡户119户395人。

  为带领甲拉村摘掉贫困这个“帽子”,第一书记曲比木达不知穿破了几双胶鞋,农户家里、联系单位的门槛也不知跨过多少次,工作上有喜有忧,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亲戚朋友的劝告,从一次次的努力到最后的坚持,一心就是怎么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这就是他的性格。为当好广纳民声的“传声筒”,更要勇当解决民困的“排头兵”,在建强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工作方面下了不少“绣花”功夫。

  为了找准适应发展本村的产业项目,第一书记曲比木达通过亲朋好友、单位同事问项目,一趟趟跑、一个个电话打出去……最终在他的努力下,结识了成都鹏富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冕宁分公司,了解到辣椒种植项目,通过多次电话交流认识和了解,曲比木达认定这是适合甲拉村产业发展的一个好项目,立即与下派单位县水务局领导和尔其乡党委、乡政府汇报发展规划,拟出方案,在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后,第一时间深入甲拉村召开村委会、村民大会,但是当时村民们都并不赞成。“祖祖辈辈都是种玉米、马铃薯和荞麦为生,到今天让我们改变种植辣椒,如果辣椒没有人买或是种植没有成功,我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真的不敢尝试啊!”

  村民的顾虑和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引种没有成功该怎么办?准备大干一场的曲比木达听到村民反对声也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又想到前前后后的工作将以这种方式收场,更让支持自己的领导们失望,前期所做的工作和精力就这样前功尽弃,很是不甘心。

  不知召开过多少次村民大会,思想观念依旧落后、固执的村民仍然没有动心,村民不敢尝试新产业引种也不无道理。为了引进富民产业,曲比木达为探寻稳固富民产业发展上用尽了“绣花”功夫,转变动员方式,从村职干部和党员代表入手,无论怎样的宣传,都比不上去实地看,实地了解,让他们真正看到辣椒产业种植在别的地方就是真正增收致富产业。于是,曲比木达掏出自己几个月的工资,先后花费近1万元,带领村职干部、党员代表、农民代表等10余人到冕宁县公司分部实地考察、学习、交流。

  “这里的海拔比我们那里还高,但土质我们那边的更好,这里都能长出这么好的辣椒,我们那边也会长得好,更有可能比这里的还好。”实地看到又高又大、鲜红的辣椒,前来考察、交流、学习的村组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都点头了。回来路上,都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分享与领导及同伴,事先晕车的党员代表吉克阿妈也激动不已,参与到讨论中来,一路下来也没有感到晕车,同行的村民都乐了。

  通过调研,实地考察了解后,前来的村职干部和村民代表都喜出望外,对这个种植增收产业很感兴趣,纷纷拿出决心要引进试种。

  2017年3月,曲比木达为甲拉村引进了韩国“珍红3201辣椒”产业项目。尔其乡甲拉村与成都鹏富农业公司和成都旺丰食品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成都鹏富农业公司提供韩国加工型辣椒种子,供农户种植,公司负责回购产品的订单生产模式,在甲拉村试点种植200亩加工型品种辣椒,并签订了0.75元/斤保底收购价的收购合同。甲拉村与成都鹏富农业公司在第一书记曲比木达的牵线搭桥下,甲拉村终于喜结“富”门。

  据初步了解,“珍红3201辣椒”每亩产3000公斤,公司以每公斤1.6元以上现场回收,亩产值达4800元以上,全村产值96万元以上,户均增收5854元以上,相比当地种植玉米最高亩产值600元增收4200元。尔其乡甲拉村种植“珍红3201辣椒”200亩,实现亩产4000至5000斤,预计实现产值100万元。

  易地移民搬迁、建立合作社、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支持、借羊还羊、引进适应发展的项目等,从陌生人到最后成亲友,同村民一起劳动、吃住,始终不离不弃。

  通过一年来各级干部夜以继日的奋战,2017年,美姑县38个预脱贫村已完成州级验收,4813人的预贫困人口已通过县级验收和州级核查,并已完成系统标注工作。在全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1+3”考核中,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荣获“好”等次,是全省16个贫困县之一、全州唯一一个荣获“好”等次的贫困县,2018年6月中旬,获得省级奖励资金500万元。

  美姑脱贫攻坚

  工作亮点——

  ★美姑县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

  建设以马铃薯为主的“1+N”苦荞、莲花白、玉米等特色种植基地。2017年全县种植马铃薯21.5万亩,其中青薯9号13.4万亩,建成集中连片种薯基地1.2万亩,其中原种1500亩,产种子450万斤。

  开展“借薯还薯”1.05万亩、625万斤,覆盖88个贫困村4140户。全年商品薯产量达15.7万吨,销售收入2160万元。

  ★建设以美姑山羊、岩鹰鸡为主的“2+N”绵羊、黄牛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

  2017年拟退出38个村全覆盖实施“借羊还羊”8582只,全县累计“借羊还羊”38639只、19064户农户受益。

  ★有序推进住房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2017年,省州下达安全住房建设2508户,其中彝家新寨建设20个村1400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108户4702人,全县实际建设4703户,其中彝家新寨2218户,易地扶贫搬迁2485户。

  2017年,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38个拟退出村“1+N”文化室、卫生室、民俗文化坝子、一村一幼、村级活动室全覆盖。

  ★全面推进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017年实施的113条375.2公里通村硬化路,目前已完成79个村231.9公里,其中,2017年38个预退出村,应建村道水泥路130.6公里,目前已全面完成建设。

  ★安全饮水建设。

  投入资金2502.46万元,已建成蓄水池85个,安装饮水管道69.5万米,38个村安全饮水管道已完成铺设,解决2786户9514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生活用电建设。

  投入资金4944.8万元,新安装变压器66台,新架电线1.32万米,解决4703户19945人贫困群众的新居生活用电。38个预退出贫困村和减贫人口生活用电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

  ★广播电视建设和移动通讯网络。

  已全覆盖发放安装2017年减贫户农村电视“户户通”及38个退出贫困村广播村村响。1106户预退出户均有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38个预退出村均有通村硬化路、移动通信网络。

(来源:凉山日报)

内容时间:2018-07-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