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青海黄南发展开新局 四县就地取材齐发力
作者:汪晓青   发布时间:2018-06-21  编辑:wangximing

新华网西宁2月10日电(汪晓青)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杨志军日前介绍说,2017年黄南发展取得一系列喜人成绩,2018年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打造“三个示范区”,为同步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黄南发展谱写新成绩

黄南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有着丰富的动植物、水土、矿产和人文地理资源。2017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01亿元,增长3.3%,增速位列全省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952元和8164元。

“过去的一年,三江源二期、天保二期、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完成人工造林6.23万亩,创历史之最,国土绿化工作引领全省。”据杨志军介绍,全州立足生态保护建设,着力打造“三个绿色生态基地”,农牧民合作社发展到622家,新培育省级示范社8个,以村民股份制合作为核心的“拉格日”模式得到农业部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农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逐步形成。同时,依托当地丰富的地理人文资源,黄南州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快,2017年底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年实现文化产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0.7%;接待国内外游客55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7亿元。

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方百姓,发展的成果更要让群众共享。据了解,2017年,黄南州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97亿元,实施易地搬迁2908户11259人,生态畜牧、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饲草料加工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加快推进,培训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3450人(次)。同时,地区建设也在不断完善。海黄大桥建成通车,西成铁路进入征地阶段,同赛高速、马康公路、隆务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同仁县老城区风貌改造和环境整治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投资创下历年之最。

四县共进,百花齐放推动地区发展

同仁县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画家之乡,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7年,同仁县投资2100万元实施了7个村的旅游扶贫项目,投资8000万元实施的热贡文化产业园区旅游会展客服中心项目、广场及唐卡创业园等项目已完工,填补了我县无旅游咨询专职服务机构的空白。”同仁县副县长胡伟东介绍称,依托浓厚的文化底蕴,同仁县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县文化产业收入达6.25亿元,旅游收入达10.56亿元,旅游人数达210万人次。

黄河在尖扎县流经96公里,但因沿黄三镇地势复杂、山大沟深,多年来一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据尖扎县委副书记汪智介绍,2017年8月,总投资2.35亿元,全线干管总长37.867公里的尖扎县三镇供水项目顺利实现全线通水并投入运用。“该项目的建成,彻底解决并改善了我县沿黄三镇8.9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使我县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汪智说。

解决了水路,还要打通公路。据了解,2017年11月20日,尖扎县重点民心工程——马康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同时,S307青海湖至羊智沟口公路项目也已顺利列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2018年建设计划,尖扎乡“一纵六横一环线”路网构建蓝图也将逐步转为现实,当地融入东部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的基础也在越发夯实。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从2015年8月份开始,河南县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据河南县副县长林占兴介绍,2017年7月,经国家第三方对河南县精准脱贫严格评估验收,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为100%,退出准确率99.92%,群众认可度达97.45%。经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国扶办复函和省政府批准公示,河南县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也是全省脱贫“摘帽”县中唯一荣获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表彰的县。

“2018年,我们将继续创建1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脱贫,达到生态文明和小康齐头并进、同步实现目标。”林占兴说。

泽库县生态畜牧业作为当地主打产业,孕育的黑牦牛和藏系羊享誉全省,发展畜产品加工贸易前景广阔。2017年,泽库县打造草地生态畜牧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试点社10家,生产基地17家,州级示范社15家,县级示范社26家。“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观摩会,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得到省内外专家赞誉和认可,为泽库县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注入了活力。”泽库县委副书记李海波说。

不仅畜牧业发展飞快,泽库县依托当地藏文化资源,藏医药发展也别具特色。“目前我们有自制藏药157种,获青药准字96种,藏医院藏药制剂中心已开工建设,藏医按摩等藏医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李海波说。

2018年,黄南坚持绿色发展劲头十足

同仁热贡文化、尖扎黄河风情、泽库高天圣境、河南最美草原,让黄南州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唐卡、堆绣、石刻、藏毯、民族服饰、藏式家具等特色文化产业,延伸了黄南州发展民族文化和热贡文化的产业链;“世界唐卡艺术之都”和青甘川交界地区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了黄南州走向全域旅游的步伐。

据杨志军介绍,2018年,黄南州将着力打造全省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建设。同时,打好“三大攻坚战”,助力黄南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年内34个贫困村退出,1.54万贫困人口脱贫;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及人畜饮水等项目,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深入推进三江源二期、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着力推进隆务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五个公园’建设。”杨志军说。(完)


内容时间:2018-02-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