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产业扶贫全覆盖保增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02  编辑:霍刘锦
        产业是发展之本,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我县着眼长远,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核心措施,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20319个贫困人口形成产业扶贫全覆盖,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造血”功能。
        精准“点菜”,激活贫困户主动性。结合农牧业5531工程,我县对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菜单式产业脱贫激励政策,通过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行业“做菜”,确定脱贫产业项目,编制“菜单式”脱贫项目库,开出包含发展设施农业、甜菜种植、生态养殖、林果种植、光伏扶贫、电子商务等26种“扶贫菜单”,供贫困户选择。贫困户依据“扶贫菜单”自主填写《贫困户产业脱贫意愿选择表》,实现精准“点菜”。每个贫困户因地制宜地选择1-2个脱贫产业,对实施产业项目的贫困人口,最高提供1万元脱贫产业发展基金,使用期限为3年,县财政给予100%贴息。根据贫困户选择,县级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帮助贫困户1186户2515人实施设施农业、1957户3726人实施甜菜种植、1530户3073人实施生态养殖,936户2305人发展林果种植,650户851人实施光伏扶贫,962户2213人推进电子商务扶贫,确保全部达标。
        企业带动,打造产业发展链条。由政府引进大型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打造符合地域实际的甜菜、金鸡、生猪、中草药、野果等五种产业脱贫模式,建立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获得生产收益、资产收益、财产收益、劳务收益。一是,引领带动贫困户从事主导产业,直接获得生产收益。为吸纳更多的贫困户从事主导产业,我县在项目建设、融资降费、政策引导、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方面构建起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贫困户从事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从而获得生产性收益。二是,基金入股企业,贫困户变股东,获得资产收益。我县筹资设立脱贫产业基金1.6亿元,将脱贫产业基金投放到佰惠生、德青源、恒光大等龙头企业,作为无劳动能力和劳动能力弱的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入股资金,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股金分红。三是,大力推动土地流转,促使贫困户获得财产收益。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县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户向佰惠生、正邦、恒光大等龙头企业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了甜菜、中草药、禽畜养殖产业化进程,贫困户在土地流转中每年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并且普遍高于自己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四是,贫困户变身产业工人,获得劳务收益。龙头企业直接投资或租赁农村土地发展生产基地,聘请当地贫困户在生产基地务工,部分贫困户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获得了稳定的劳务工资收入,摆脱了自己经营不善、自身能力不足,发展能力不强的困境。
        资金注入,增强产业发展动力。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脱贫攻坚必须动真金白银,然而,“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扶贫,难以实现脱贫攻坚质的飞跃。为此,我县注重打好资金组合拳,建立“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扶贫资金整合协作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一是,以县本级财政投入为杠杆强力撬动金融资本。我县为全面落实市农牧业“3661”工程,结合产业实际,大力实施农牧业“5531”工程,对产业发展给予财政奖补和金融扶持。预计“十三五”期间,县财政投入奖补资金3.3亿元,撬动17亿元金融资本投入农牧业主导产业。二是,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和涉农资金整合力度。2014年以来,扶贫领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0多亿元,其中2017年投入20多亿元,县本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2亿元、政府融资2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4亿元、各类专项资金1亿元、撬动银行资金15.2亿元。2018年参照上一年下达资金规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453.22万元,重点农牧业生产发展投资5938.63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14.58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5378人。三是,创新融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融资。以县财政注入风险担保金方式,设立2.5亿元精准扶贫产业基金和3000万元合作社扶贫带动基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和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国开行5亿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现已到位3.49亿元,3.87亿元赤峰市银发扶贫基金完成前期手续。2014-2018年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0.1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15537人,覆盖103个行政村,2014年至2016年核定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富农贷”贴息总户数2617户,贴息总额度598.86万元.

        融合发展,合作社带动抱团脱贫。大力实施“能人强村”工程,瞄准经济能人与贫困村协作共赢的利益链接点,找准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鼓励支持本村或返乡经济能人,带回资金、生产技术等生产资源,挖掘本地特色产业,整合村内土地、资金等生产资料,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主要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村委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运行方式,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抱团脱贫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我县已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977个,辐射农户3.1万户,24.3万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带动2486户、5469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合作社还示范带动了1.3万非入社农户增收,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基础。
        优化组合,加强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以村集体管理为突破点,对原有的村办企业、集体资产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闲置房屋、农业机械等存量资产合理流动,优化组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级收入;通过开发四荒地,机动地,有效利用集体闲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并依托优势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利用地缘优势,兴办商贸、三产等综合服务企业,增加集体收入。截止目前,全县103个村全部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3个,50-100万元的村3个,10-50万元的村49个。

内容时间:2019-02-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