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杜仲花开扶贫路 近50家媒体探访“硒有慈利”产业
作者:赖泳源 吴岚   发布时间:2018-08-01  编辑:崔月

“250克杜仲王雄花茶最终成交价58万元!”拍卖师喊道,并敲定了最终价格。今天,来自全国的近50家媒体,在2018“硒有慈利”产业精准扶贫暨杜仲王雄花开媒体采风活动中,见证了“硒有慈利”产业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此次竞拍所得款项,将全部捐赠给慈利县扶贫办。本次活动由中共慈利县委、慈利县人民政府、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湖南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慈利县众创空间管理办公室承办。

慈利县素称“金慈银澧”,是“湘西门户”,也是“张家界的东大门”,拥有着“中国杜仲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大鲵之乡”的别称,获得了“中国富硒食品产业化基地县”、“中国最美休闲旅游度假名县”及“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的荣誉。境内资源繁多,物产丰饶,54%的表层土壤达富硒标准,天然富硒品位高,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慈利百余种含硒农产品。

近年来,慈利县依托天然富硒资源,集成打造出湖南首个县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富硒产业在慈利按下了“快进键”,形成以稻米、茶叶、果蔬为第一梯队,以畜禽、水产品、中药材为第二梯队的一批富硒绿色产业,富硒产业基地达到了150多万亩,开发富硒农产品100多个,打造了“康添牌”富硒米、江垭富硒鱼、“早起鸟”富硒鸡蛋、富硒腊肉、富硒辣椒等一系列“硒有慈利”知名品牌。

采风活动中,媒体人先后体验慈利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观摩杜仲王雄花采摘、制作的古法工艺,采风富硒产业精准扶贫的美丽乡村,感受首批杜仲雄花茶叶公益拍卖的热情。一盏刚冲泡好的杜仲花茶端至身前,闻之香气逼人,入喉口感醇厚。

乘着2018“硒有慈利”产业精准扶贫暨杜仲王雄花开媒体采风活动的春风,慈利也将当地的特色企业和农副产品进行了“精装修”,向公众集中推介慈利县产业扶贫攻坚的成果,深度展示慈利“硒”有资源的魅力。十余家慈利企业的代表,化身“直播网红”,为“硒有慈利”品牌进行代言。

田家农庄有限公司的朱芳就是其中一员,她说,公司正在研制开发麦酱、豆瓣酱等“湘之椒子”洞溪七姊妹辣椒主题系列新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流转、经营土地500多亩,让200多个农户收益,其中带动建档立卡150余户,达到了公司和农户共赢的目标。”

“2018年,慈利县将整合1.1亿元产业扶贫资金,依托江垭杜仲种植基地,积极筹划建立‘杜仲健康文化产业园’,努力促使慈利杜仲附加历史、文化、旅游、康养等诸多元素,精心构筑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使全县3万多名贫困人口和70多个贫困村从中受益,实现脱贫致富。”慈利县委书记邱初开展望说,“目前,我县正在实施杜仲第二次创业计划,助力脱贫攻坚,力促杜仲产业振兴,重现杜仲产能巅峰,再造一个优美慈利!”

               

内容时间:2018-03-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