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赤水市
市农牧局:赤水市荞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袁必松   发布时间:2017-05-16  编辑:

赤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边缘,地形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紫色砂页岩,土壤为紫色砂壤,石质植被丰厚,含水量高,自然气候为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农作物种植。荞麦是一种耐冷冻、瘠薄环境的短季廖科作物,生长周期短,一年可种两季。为进一步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抓好特色粮食种植,掌握赤水市荞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发展措施,推动赤水荞麦产业加快发展,开展对赤水市荞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

一、赤水市荞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1.生产的现状。据调查,最近几年,赤水市只有元厚镇、长期镇两河口乡有部分农户种植,种植面积每年100亩左右,平均单产100公斤/亩左右,每年平均总产量10000公斤左右,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较低。

2.生产成本效益。荞麦比小麦、大米要低,在赤水种植1亩荞麦的主要成本是:种子120元、肥料成本225元、农药成本90元、耕地费用180元、收割费用150元,共计765元,近几年,赤水市荞麦每亩单产100kg-150kg,每公斤荞麦按平均价8.00元计算,那么麦农种植每亩荞麦收益为800-1200元,除去人工成本收益不高。

二、赤水市荞麦生产种植、技术推广、产品加工及销售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经过对全市17个乡镇(办)调查了解,目前,全市暂无荞麦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少量种植农户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但是由于荞麦特殊的治病和保健功能,近年来,荞麦及荞麦系列产品市场行情看好,市场上很多荞麦食品也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市场销售价一路走高,约为同类食品的3-5倍。荞麦的生长期短,从种植到收割只有70-80天,抗逆性强,生长发育快,这些特点是适合干旱少雨的地方种植,荞麦生命力较强,播种3-5天就能出苗,并快速的生长发育,封拢后能压制杂草的生长,根据种植农户介绍,荞麦种植省时省工,在农时安排上,荞麦从耕地、播种到管理,通常都在其他作物之后,可调节农时,全面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发展,可以提高荞麦的受精结实率。

众观贵州省荞麦产业的发展,荞麦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正在由“救灾补种”作物转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小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大 ,但是耕地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适合成遍规划种植地方相对较少,形不成规模,零散种植又容易遭受雀鸟的危害。

三、赤水市荞麦发展规划。

赤水市荞麦发展一直没有大面积进行过种植区域布局规划,多年来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很多地方没有种植荞麦的习惯,有计划地把荞麦作为产业来发展目前几乎是空白。赤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只有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加工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就能大力发展荞麦生产,对荞麦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把荞麦生产加工从“粗”到“精”,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以赤水市半高山地区为为重点,组织农民群众扩大荞麦种植规模,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荞麦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简化栽培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荞麦单产,实现荞麦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的双赢。

四、 赤水市荞麦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要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就要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就是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途径之一。目前,赤水市没有荞麦精深加工企业,有个别加工企业已只能进行粗加工,至于分散在农村的家庭作坊,加工的是荞麦粉、荞麦米等初级产品,档次低、成本大,其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规模效益与荞麦产业化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产品的精深加工滞后,附加值低。全市荞麦的种植仍然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困难,个体农民在荞麦产业化经营中处于不利地位,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生产方式使荞麦生产缺乏经济性,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2.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由于种植农户少,无加工企业,多数为荞麦原料销售或者自己食用,只有少量以初级产品流人市场或消费,且加工数量有限,形不成规模,无名牌产品,经济效益较差。另一方面,赤水市多数荞麦种植为自产自销,产业链条短,限制了荞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对荞麦的保健价值宣传不够。荞麦主要种植在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地区,在这种条件下,致使荞麦推广应用及开发利用方面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显得落后。近年来,人们对荞麦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认识的深度、广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荞麦事业的发展。

五、下一步荞麦产业发展建议

1.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荞麦产量,建立荞麦生产基地。从外地引进一批适应性强、丰产性好,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逐步扩大种植面值,以淘汰老品种。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荞麦价值的认可程度,促进荞麦生产的推广和加工利用。把贫困地区的荞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荞麦生产的发展,为荞麦的综合利用提供社会保障。

3.建立荞麦生产基地,做好荞麦品牌产品开发。全方位对荞麦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加工利用,通过工艺延伸和技术创新,将荞麦原料“榨干洗净”,强化生产加工企业规模效益,促进荞麦生产加工产业增值。围绕“名、特、优 ”产品加快建立荞麦生产基地,改变“次地种荞麦,旱地种荞麦”的生产习惯,提高和推广荞麦种植技术,保证能够提供大量的优质荞麦原料。

与此同时,上级应从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荞麦生产企业与荞麦产业的开发,走公司加农户建基地的“产一供一销”联合经营模式,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荞麦品牌 新产品,真正把荞麦产业做大、做活、做强。

内容时间:2016-08-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