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天水清水:美丽的乡村我的家
作者:陈义宏   发布时间:2016-04-06  编辑:谢心言

 一排排整齐洁白的独院式新居,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下,显得安详而静谧。村子西边是绿油油的麦田,村子前面临公路而立的新柳,正吐露着鹅黄色的嫩芽,而在村子中央宽敞的广场上,一个孩子在爷爷的搀扶下蹒跚学步……行走在这如画的村庄,让人身心舒畅。

3月23日,我们《天水日报》、《天水晚报》、天天天水网联合采访组一行五人,来到清水县白沙镇马沟新村时,大家都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马沟新村是清水县2014年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之一,涉及白沙镇山区的鲁湾、太石、代沟3个村庄的164家农户。去年入住的村民朱治家告诉我们,他们家原来在太石河对面的山脚下,出行十分不便,自己家的老房子也已经破旧不堪。前几年就在他谋划要盖新房时,得知了马沟新村的异地搬迁扶贫工程。这一来,既不为选址犯难,还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到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已经和住在城里没有什么区别。

在清水县,像朱治家一样,享受到国家扶贫搬迁项目红利的家庭还有许多。近几年来,清水县把夯实发展基础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搬迁基础条件差的村庄作为着力重点,按照全省易地扶贫总体规划,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积极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2015年,清水县对14个乡镇的1405户群众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1310户,插花安置95户,新建集中安置新村20个。全县累计建成了以红堡镇贾湾村、秦亭镇赵尧村、白沙镇马沟村为代表的90个易地搬迁安置新村。2806户贫困群众搬迁到了交通便利、水电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不足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以上,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白沙镇马沟新村,是规划较早、目前村民已全部入住的新农村,而在黄门镇小河新村,我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小河新村主体工程已竣工,下水管网正在铺设,与此同时文化广场的建设也正加紧进行。据黄门镇人大主席周彦辉介绍,在小河新村的建设过程中,黄门镇抓住精准扶贫的有利契机,将居住分散的12个自然村150多户农户新居建设选址在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力量打造科学发展样板村,而文化广场的修建就是亮点之一。文化广场总面积5060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其中广场主体工程建设117万元,绿化工程43万元,配套建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乡村文化舞台等,同时广场四周建设花坛,将栽植塔柏、冬青、高山黄杨等绿化苗,今年5月广场将建成投入使用。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群众提供了集会、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也为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周彦辉主席在向我们介绍这一文化工程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从白沙镇马沟新村再到黄门镇小河新村,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清水县新农村异地搬迁工程正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迈进。

内容时间:2016-04-0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