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农家娃家门口上了公办幼儿园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春日时节,崆峒区北部塬区公路沿线,一幢幢造型独特、色彩斑斓的幼儿园,与绿意萌动的村庄、田地相映成趣,勾勒出当下农村最美的景致。来到白庙乡中心幼儿园的时候,正值午餐时间。大班教室里,老师们忙着给孩子们盛饭,好动的双胞胎姐妹锁亚琴、锁亚丽望着碗里冒着热气的雀舌面片,左顾右盼,有点等不及了,老师苑希臻给了她俩一个安抚的眼神。苑老师是铁路幼儿园教师,为了优化师资,崆峒区安排城区学校的老师轮流下乡支教,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乡村的幼儿园条件不比城里差。”苑希臻说,乡亲们对幼儿园非常渴求,像锁家两姐妹,原本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听说乡上有了幼儿园,就立马返乡入园,让孩子接受正规教育。教室里干净整洁,布设精巧。贴着孩子照片的杯子搁架、毛巾架整齐划一;崭新的电钢琴、壁挂电视等电教设备一应俱全。寝室里高低小床有序摆放,连被褥都是统一颜色样式。园内图书室、舞蹈室、活动室等功能齐备。院子里,各类儿童游戏设施比较齐全。

在崆峒区各乡镇,像这样的幼儿园比比皆是。“全区1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和2000人以上行政村,实现了幼儿园全覆盖。”崆峒区教育局信息办主任冶万生说,全区现有幼儿园145所,其中公办园95所,大多都是近几年新建的,投入资金多达1.21亿元。

大秦乡中心幼儿园是北塬上公认的最好的幼儿园之一,以市级标准幼儿园建设,占地总面积3862平方米,教学楼总建筑面积2087多平方米的幼儿园,投资650多万元,全园6个教学班共有幼儿194名,12名教师全是大专以上学历。 园长刘芳带记者逐一参观了教室及办公室、档案室、保健室、多功能室、图书室、活动室等。从硬件设施来看,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园内的装饰美化也别具一格,处处体现着老师的用心,温馨活泼,童趣盎然。

大一班的陈浩强家住西阳乡陈家沟村,父母在外打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为了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家人再三权衡,把孩子送到了离家较近、条件相对较好的大秦乡中心幼儿园,还专门在大秦街道租了房子,方便接送孩子。“老师教唱歌、跳舞,娃娃特别爱上幼儿园,每天回家都要给奶奶当小老师。”陈浩强的姑姑告诉记者,浩强爸爸加了班上的微信群,虽然人在外地,但随时能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也能及时和老师沟通。

接园时间,幼儿园门口的摩托车、电动车、面包车、小轿车就排起了长队。来接孙子的东九村村民沙文明告诉记者,家里祖辈是农民,没上过几年学,出去打工也只能靠力气吃饭,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一定要让孙子从小就接受教育,好好念书。“早上送来,下午才接,每天只有6元钱伙食费,也能负担得起。”沙文明说,小孙子虽然只上了不到一年幼儿园,但变得懂事、有礼貌,还学会了说普通话。“上了幼儿园就是不一样。”

大秦乡学区主任古风科说,乡上的中心园及3所村级园建成后,极大缓解了学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在校舍硬件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学区还通过向上争取和转岗培训,使全乡的幼儿师资基本满足了办园需求。

据介绍,2016年我市实施革命老区学前教育项目385个,秋季学期全部建成投用。在贫困村新建了157所幼儿园,贫困村幼儿园覆盖面达61.6%。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84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52%,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89.8%。

内容时间:2017-04-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