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和改革

  • 作者:殷剑峰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 报告页数:28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6531字 所属丛书: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1978~2018)
  • 浏览人数:321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我国金融体系是一个典型的金融约束体制,金融资源的配置由政府而非市场主导,金融体系的结构是银行导向而非资本市场导向,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又具有相对封闭的特征。在1978~2010年的人口红利时期,这种金融体系适应了动员储蓄、实施大规模投资的经济需求,成为人口红利的金融基础。2009年之后,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结构变化,尽管银行依然是资产规模最大的机构,但非金融机构、银行内部的非传统业务和非金融债券市场迅速发展,而这些新兴的机构、业务和市场正在将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源向基建房地产配置,在客观上导致金融风险的累积。可以看到,在2009年后的“后人口红利”时期,我国经济在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技术进步等三个方面都在转型,过往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为这种经济转型提供所需要的新的金融服务。未来金融改革的根本方向在于形成由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金融市场化体制,并借此推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殷剑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二届)和胡绳青年学术奖(第四届)。2013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评论》《管理世界》等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大变革》《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