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祁连山民族文化与国家公园建设

文章摘要

祁连山-河西走廊是多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域,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今日多元一体之格局。今天,祁连山丰富的生态系统及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持续地为西北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河西走廊少数民族集中聚居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及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维持以及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均离不开祁连山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创立过程中,如何立足于已有历史实践,借鉴外部经验,构建人与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为世界生态秩序提供中国经验和理论贡献,是需要面对的题目。本报告尝试在梳理外部经验、本土生态知识和历史实践过程等问题的基础上,就祁连山世居各少数民族与国家公园建立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的建立对少数民族生计与游牧文化去向的影响以及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发展愿景等方面做出思考和讨论。

作者简介

王海飞:民族学博士,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民族社会学、影视人类学以及河西走廊生态文明建设与各民族文化变迁;

安冬·萨娜:安冬·萨娜,兰州大学民族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迁徙与文化变迁、河西走廊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