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西部地区农民集中居住及其文化适应结论与讨论

  • 作者:郭占锋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
  • 报告页数:2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481字 所属丛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 所属图书:从村落共同体到新型社区
  • 浏览人数:48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集中居住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也是一种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调研发现,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农民适应性程度参差不齐。陕西省杨区农民“上楼”之后失去土地资本,政府补偿偏低,农民无法在城市就业,导致生计不可持续。同时,“上楼”之后农民生活成本急剧增加,并且新型社区管理无序,农民社区归属感缺失,导致农民适应性差,适应能力弱。陕西省邑县农民集中居住在乡镇周边区域,没有“上楼”居住,其生计方式没有改变,只是居住方式由分散走向集中,仍然依靠土地收入和打工收入。由于农民拥有的资本差异和农民分化,集中居住区建设出现阶段性和渐进性,贫困农户无法承担新型社区的居住成本,依然居住在旧村,无法享用新型社区的服务资源,造成旧村和新型社区之间的割裂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虽然若干个行政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在同一社区,但是在管理方面仍然依赖原来行政村的干部,对新型社区管理者缺乏认同,出现交往内倾化现象。陕西省阳县灾害移民搬迁是一个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的过程,移民搬迁前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移民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难免会使移民在短时间内对搬迁后陌生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不适应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搬迁移民的耕地远离新居,依赖土地的生计方式在逐渐隐退;搬迁移民的收入来源减少,家庭生活成本却在不断增加;社会交往淡化且场所欠缺,使农户的婚丧礼仪习俗出现调适;集中居住社区环境有待改善,移民难以适应新社区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

郭占锋:男,1977年生,陕西彬县人,管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农村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工作。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在《开放时代》、《中国农村观察》、Tourism Management(SSCI)等中英文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两种行动逻辑的遭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