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改制前后国有企业工人社会资本的变化——以黑龙江省T企业为例

  • 作者:王爱丽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 报告页数:1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8302字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
  • 所属图书: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
  • 浏览人数:26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东北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陷入了困境,出现了著名的“东北现象”。如今,中央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国策,将东北引向了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的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对国有企业产权的改制与重组,不可避免地对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生活境遇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在以市场化导向为目标的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变过程中,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获得机制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不利于工人,使其成为最容易被剥夺的群体。因此,研究东北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工人的社会资本的变化,事关广大工人福祉的增进、权利的行使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事关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凝聚力的增强,事关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构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它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爱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社会学专业带头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省文化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大委托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学会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