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上海小城镇保险制度评析

  • 作者:胡苏云 杨昕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 报告页数:30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9592字 所属丛书:上海蓝皮书
  • 所属图书: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09)
  • 浏览人数:265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上海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促进了就业,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特别是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但镇保“五险合一”的制度存在一定弊端,对失地农民根据征地筹资和15年一次缴费的安排给远郊区镇造成了财政压力,待遇发放及其增长机制值得改进,镇保制度与城保没有衔接接口,影响到制度实际效果,同时农村参保人流向镇保无形中冲击着农保的可持续性。解决了基本保障的镇保人群还面临就业压力,需要有更好的制度性安排。 镇保应该回归到对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本质,建立与土地收益挂钩的机制,在今后制度改造中要分人群对待、分项目处理,养老逐步融入城保,医疗接入居保,使上海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定位于与全国制度衔接的可持续性制度,失地农民的保障要有土地与保障相联系的合理机制。

作者简介

胡苏云: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长期访问,学习和研究相关课题。发表相关论文、文章和报告几十篇,完成和承担了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并出版专著《医疗保险和服务制度》。主要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改革和人口老龄化。

杨昕: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