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三荒现象”与灾区自然化

  •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 报告页数:33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30286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环境与民生
  • 浏览人数:393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中国历史上,“三荒现象”时或出现。所谓“三荒现象”,系指“灾荒”“人荒”“地荒”三者在空间上耦合,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一类极其悲惨的灾区民生状态与乡村聚落荒废现象。其中,“灾荒”是指天灾频发,饥荒严重;“人荒”是指饥民逃荒,灾区人口锐减;“地荒”是指耕地抛荒,土地荒芜。“三荒”发生次序为:“灾荒”发生,“人荒”随之出现,“地荒”接踵而至。灾区乡村社会遂呈自然化倾向,终是村落萧疏,荒草弥漫。“三荒现象”主要发生在乡村,实际上是乡村社会与生态环境恶性互动而灾区社会自然化现象。“三荒现象”是“PPE怪圈”产物,但非必然。什么是“PPE怪圈”?研究表明:“PPE怪圈”是指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PPE怪圈”充分体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生存方式的脆弱性: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要言之,“PPE怪圈”常有,“三荒现象”不常有。明代中前期“三荒现象”以北方地区为典型,学界多以“流民问题”或“灾荒”等一语以蔽之,少有专门研究。本文即从环境史视角加以考察,借以探究“三荒现象”区域性特征及其主要生成机制。

作者简介

赵玉田:1968年生,吉林通榆人。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历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环境史与明清史研究。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贵州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中国教育报》《文化杂志》(澳门)《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