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村庄的“自然城镇化”

文章摘要

有关现代化问题的经典研究告诉我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对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工业化会促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发展研究中的“依赖理论”也似乎印证着这种看法,认为受到中心(都市)制约的“边缘”(乡村)难以摆脱萎缩和长期落后的命运(A.G.Frank,1985)。按照这些理论预设,处于边缘末端的村庄的前景,无疑是暗淡的,终将走向消亡。那么,目前中国农村变迁的实际内容是怎样的呢?80年代初中期的小城镇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说明中国乡村的城镇化有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乡村自身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可能性,它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费孝通,1984)。这些研究,无疑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对以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不过90年代以来超级村庄(折晓叶,陈婴婴,1996,1997)亦即本文称谓的自然城镇化社区的兴起,对小城镇和乡村工业化又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的是乡村持续工业化和非农化的社会后果,而不仅仅是它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需要结合90年代的新情况,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加以探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折晓叶:

陈婴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