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同为国民,以御外侮”——姚锡光《筹蒙刍议》述评

  • 作者:冯建勇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 报告页数:15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3838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边疆学(第二辑)
  • 浏览人数:24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1904年以降,中国北部边疆危机加剧。彼时,姚锡光两次赴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察,用以筹划蒙古新政。其考察所得汇集为《筹蒙刍议》,体现了姚锡光塑造“国民”的思想,乃至其相关具体实践操作设想。与众多执著于传统的“设郡县、垦蒙地”筹蒙方略相比,姚锡光通过亲历探察,对解决蒙古各部落问题的出路进行了不懈的探求,提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即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出发,主张蒙、汉民同治,推动蒙旗兴学以培养同质的国民,同时还倡导吸引民间资本力量进驻边疆地区,乃至整合边疆民族地区之膨胀力,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近代国家、国民意识。

作者简介

冯建勇:冯建勇,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邮编:1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