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跋涉在五指山下——黎语方言调查纪事

  • 作者:郑贻青 出版日期:1999年9月
  • 报告页数:15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0397字 所属丛书:国庆五十周年献礼书
  • 所属图书:田野调查实录
  • 浏览人数:22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1956年,当我们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语言专修科班正要结业的时候,适逢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七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我们班都是壮族和苗族学生,自然都分配到第一、二工作队到广西和贵州去,参加当地的民族语言调查。可是在领取装备和车票的时候,却没有我的名字,我急得差点儿要哭了。班长说学校要把我留下另有安排,听说要分配到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去。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全班二十多名同学,只派我一人去参加别的工作队,多少感到有点光荣,很可能系领导认为我的语音学和记音功底比较好,能够胜任对新语言的调查,不然为什么偏要挑选我呢?我感到担忧的是,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调查一个新的语言,我能行吗?再看看参加这个工作队的其他成员,有的是已有多年田野工作经验的行家,有的是经过实习调查的师兄师姐,而那些年轻的黎族学员,他们都懂得黎语,这是他们各自的优势,而我既没有工作经验,又不懂黎语,在工作队可以说是毫无优势可言。我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参加工作的。我暗下决心,好好干,争取干出一点成绩来。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郑贻青:郑贻青,女,壮族,1936年生。195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专修科,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调查黎语方言。1959年调民族研究所,长期从事黎语以及靖西壮语、海南回族的回辉话研究,著有《黎语调查研究》(合著)、《黎汉词典》(主编)、《靖西壮语研究》和《海南回辉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