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同频备战”:高考陪读母亲的情感规则、情绪劳动与意义建构

  • 作者:黄亚苹 王曦影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 报告页数:17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7222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教育评论(第六辑)
  • 浏览人数:46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C镇10位高考陪读母亲的情绪劳动实践过程,分析了陪读母亲对自身情绪劳动的意义建构。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和教师主导陪读情感规则的生产,网络博主推动情感规则的传播,母亲们习得、遵从且努力践行这一规则。高考不是考生的孤军奋战,而是陪读母亲和考生的“同频备战”。借鉴社会空间理论,本研究发现,陪读母亲的日常生活涉及校家社联系的社会交往空间、个人空间和“家”的公共空间的三重交叠。陪读母亲在空间上与孩子共居“一室”,在时间上与孩子同频共奏。她们自觉遵守且内化外部公共空间建构的情感规则,将焦虑和担忧等内隐性情感体验挤压进个人空间。在“家”的公共空间,她们采用浅层和深层情感表演策略纾解孩子的学业压力和负面情绪。陪读母亲为自身的情绪劳动建构“不留遗憾”的话语,强化陪读中情感照料的道德责任,进而将自身的情感投入与妥协合理化。另外,高考陪读母亲还从子代的情感反馈中强化“陪伴”成长的意义,进而赋予自身的情绪劳动价值意涵。

作者简介

黄亚苹:黄亚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王曦影:王曦影,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性别社会学、青少年研究、性别平等教育、质性研究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