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日常关怀类互助养老组织

  • 作者:张旭升 出版日期:2023年5月
  • 报告页数:32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6603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城市互助养老组织的生长机制及培育路径
  • 浏览人数:6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从理论上来讲,一些物质丰裕与闲暇富余的低龄老人有更多“老有所为”的需求,而一些独居的高龄老人则有更多情感慰藉的需求,这两种互补性需求如若同时实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供需紧张的矛盾。基于此,上海在全国较早地推出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老伙伴”项目(计划),并率先在全市推广。与社会各界热切关注与期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实践中,“门难进”是制约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护的瓶颈问题。学界仅有寥寥数篇文章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老伙伴”项目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此,本研究将聚焦于“门难进”的问题,围绕对“老伙伴”需求的满足、“老伙伴”间信任关系建构等关键议题展开探讨,试图对“门难进”瓶颈问题的破解提供有益启示。本文案例以上海“老伙伴”项目为基础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张旭升: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老年学研究。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09CSH035)、“城市互助养老组织的生长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15BRK001),主持多项市厅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社会发展研究》《社会》《人口与发展》《南方人口》《西北人口》《江汉论坛》《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社会老年学方面的文章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