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价值观的主体培育途径

  • 作者:张敏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 报告页数:35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32709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价值观
  • 浏览人数:14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快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党和国家多次强调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明确指出,“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通过让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随后,在2015年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指出要“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从对象和范围上看,公民环境意识的培养、生态价值观的教育都是环境道德教育所关涉的基本内容。从根本目的上来看,环境道德教育力图通过向社会大众普及生态知识,使其了解自然环境的有限性、稀缺性以及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而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生态觉悟,使其能够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遵循生态规律办事,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努力。

2018年5月,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72140664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奋斗的事业,因此何种道德意识、价值理念能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至关重要。

如果从社会实践主体角度出发,那么我国生态文明能否顺利建设的关键就在于,社会公众以何种自然观念、道德姿态、价值理念来面对自然、看待自然。道德观念作为人和社会存在的前提预设,其直接引导和规范着每个人的目的、意图、动机和行为,决定了人们采用何种态度和观念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而就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关系而言,价值观是道德观的基础,道德观是价值观的现实表征。在逻辑先在性上,价值观先于道德观而存在。每个主体在从事具体实践活动时,其改造客体的思路途径、方式方法不仅受自身科学素养的制约,而且受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例如,在生产活动中,秉持工业文明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只承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或工具价值,否认自然具有不以人类为判据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不是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所以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可以对其任意攫取和盘剥,而不会因此遭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更无须背负罪恶感。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可否认,人类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人类自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和发展困境之中。为此,恩格斯早就警示过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2140665正是在不断反思和审视人类行为缘何导致了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挖掘危机背后所内隐的深层理论根源。在理论上,人类不当行为所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文化的一次重大的信念危机,而其直接映射于人类的自然观、伦理观、价值观、发展观、技术观之中。所以,推动工业文明价值观的变革,即向生态文明价值观转化,培育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观念,帮助人们树立生态价值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此,我们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直接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关涉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大变革。而要解决传统价值观的生态缺位问题,培养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实现价值观的生态性变革,就需要立足于教育,尤其是要发挥环境道德教育对价值观养成的重要作用。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环境道德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现状,以便进一步探寻生态价值观养成的现实路径。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我们对山西省部分初高中学生和吉林大学的部分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尽管问卷调查的地域和学生人数非常有限,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环境道德及生态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从掌握的统计数据看,青少年学生都有着较好的生态环保意识,但是缺少较为系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对一些重要概念存在认知不足、理解不准的情况,这突出反映为在实践生活中往往做不到知行统一。在环保意识重要性方面,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97.53%的初高中学生和95.23%的大学生都承认树立环保意识非常重要。针对生态价值观的相关问题,主要以吉林大学的部分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8份。通过问卷统计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认知,其中持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只占4.77%,认同应该对学生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占96.87%。在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方面,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44.84%的学生认为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助于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50.70%的学生认为从长远看,生态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发现89.36%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生态价值观教育,不仅在理论教学方面缺少系统的相关课程,而且也缺少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学生自身角度看,35.88%的学生对生态价值观教育不感兴趣,但是98.70%的学生认为生态价值观教育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尽管上述调查因人数和范围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生态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生态价值观的养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致思理路。当前,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发展阶段,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生态价值观的养成不仅表征在生态治理现代化、环境法治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等方面,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环境道德教育上,尤其是针对实践主体人性和人格的生态涵养及培育。具体而言,生态价值观的养成主要有两条基本进路:一是在社会实践层面上,主要指生态价值观在社会经济生活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应用;二是在实践主体层面上,主要是指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基于生态价值观的社会实践主体人性的生态化和生态人格的培育。

作者简介

张敏:1970年生,吉林长春人,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在《红旗文稿》《社会科学研究》《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战线》《南京社会科学》《经济纵横》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主编课程思政教材1部,参编教辅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9项,参加各类项目二十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