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合机制

  • 作者:陈志光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 报告页数:37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7817字 所属丛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学术文库系列丛书
  • 所属图书:此心安处是吾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 浏览人数:223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很早就提出了类似于“融合”的概念和含义,如儒家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政治学上的“和同为一家”,社会学上的“美美与共”。而现代西方社会融合理论告诉我们,社会融合是一个渐进式的、多维度的概念。农业转移人口在经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行为融入以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而言,要面对的是迥然不同的文化,从同质性的、情感性的传统乡土社会进入异质性的、工具性的现代城市社会,面临一个重新建立“心理认同”的过程。同时,对社会融合内涵的各种理解,都强调了社会融合的互动与渗透,即社会融合是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双向行为,流入地原居民对外来人口的接纳态度对于双方的社会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陈志光:陈志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发展、政策社会学、政策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天津市重点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安居乐业 和合能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专著1部;参编《北京人口蓝皮书》《从区划到圈层——国际视野下的京津冀人口发展》《天津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10多项著作。在《社会政策研究》《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山东行政学院学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