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劳动合同与流动特征的相关分析结果
所属图书: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既是测量劳动保护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手段。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都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双方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

因此,劳动合同是保护雇用双方权利的重要法律凭证。由于就业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故劳动合同对于就业者更为重要,是就业者劳动保护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也影响到劳动就业、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保障情况,故而是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的一个重要的影响要素。

到目前为止,流动人口的劳动就业依旧受到诸多制约;由于思想认识、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限制,《劳动合同法》常常未能得到有效实施。比如,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政绩,往往视《劳动合同法》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能不执行就不执行,不能规避的想办法规避。又如,受制于编制和经费,相关政府部门因管理人员少而无法监督《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情况。王春光(2010b)的研究发现,在沿海一个拥有400万流动人口的城市,劳动监督部门仅有4位管理人员,他们每天忙于接投诉电话、处理投诉案件,根本没时间去企业调查和监督。再如,大量中小企业尚未摆脱靠降低劳动力成本盈利的机制,劳动者依旧是其主要赚钱工具,尚未考虑如何将企业发展与确保劳动者权益结合起来这样全面发展的问题,更没有考虑到对劳动者的尊重是人类最高文明的价值要求,故而能不给劳动者权益就尽量不给。

近年来,乡—城流动人口的劳动保护、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