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西部十二个省、区、市可划分为三类地区
所属图书: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中的问题思考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西部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效显著。与此同时,一些西部特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进一步理清思路,稳妥可靠、持之以恒地深化西部大开发工作。

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长期以来,开发过度引起了自然地理环境恶化,对西部大开发的瓶颈制约作用十分明显

在西部地区,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西部自然地理环境本来就不好,是“天不好”。水土光热分布极度不平衡,西南地区“水多平地少”,西北地区“水少平地多”。

在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平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十分明显。以甘、青、宁三省(区)为例,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西宁、银川都是依水而建的“绿洲”城市。河西走廊地区的大片干旱土地,地势十分平坦,只要有水,就会像依靠黄河自流灌溉的宁夏平原一样,成为富甲一方的“塞外江南”。也正是因为缺水,千百年来,西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形成了极其脆弱的绿洲生态系统。无数绿洲的消失都表明,这个脆弱的绿洲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就无法恢复。即便采用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恢复的代价也将会极其高昂。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青海湖的经济鱼种——湟鱼——一年才生长一厘米。由于降雨量少,甘肃嘉峪关市和青海西宁市的单棵树种养成本都在200元以上。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只能以灌木为主。而且都不易成活。

可是,很长时期,在西部地区,人们仍然有意无意地坚持了一种“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的发展思路,导致许多地区开发过度。在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的水情变化是整个敦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