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收敛条件回归分析
所属图书:200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性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抓住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以及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加速形成带来的重要机遇,按照中央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依照溯珠江而上,与珠江流域相连、与广东相邻、与广东经贸关系密切的思路范围,珠江流域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彼此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愿望,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以及香港和澳门在内的泛珠三角(即“9+2”)区域合作构想。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的正式签署表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从构想进入到逐步实施阶段。

泛珠三角区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泛珠三角包括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成。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及港澳地区间的经济交往和合作源远流长,既有地缘关系,也有历史基础,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已初步形成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合作领域广、互补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九五”以来,广东与八省区之间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议金额累计超过6000亿元,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劳动力流动更是频繁。事实上,八省区已经以广东省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中心,在各方面都接受来自广东的辐射,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合作的基础。另外,广东省与港澳一直都有很紧密的经济联系,并且有着共同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制度。珠三角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起因为承接了香港和台湾的制造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