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福祉评价的方法溯源与对应
所属图书: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城镇化:福祉空间均衡视角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
关键词:
地区福祉内涵与评价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到2020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习近平(2021)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福祉增进与均等化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共同富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章通过明确地区福祉内涵,并利用中国各省份数据对地区福祉进行评价和讨论,为促进中国地区之间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并为城乡福祉、城市福祉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从经济福祉到综合福祉

追根溯源,经济学起源于对人类生活而不是商品生产的兴趣,但在经济学科建设过程中,经济学关于人类福祉的研究聚焦经济福祉领域,即以提高经济收入与效用为目标。Pigou(1920)论述了这一聚焦过程,“对影响福祉的要素进行一般性的探讨是一项异常繁复的任务,具有相当的不可操作性,……因此,我们的研究范围将局限于可以与货币这种度量单位建立起关系的那部分福祉,即经济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研究相互借鉴和融合,单一经济福祉研究开始向综合福祉研究转变。受其影响,实践应用中产生了“人类发展指数”这一尝试引领经济学回归传统动因的项目。正如森(2002a)指出,“导致经济学诞生的广泛的人文关怀与评价经济成功经常依赖的狭隘与机械性的衡量标准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当哈克先生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组织撰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