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循环经济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5)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关键词: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居住着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城市是资源消耗最集中的区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城市大约消耗了全球75%的自然资源,同时产生了全球75%的废弃物,因此循环经济应该在城市中重点推广和发展。此外,传统经济模式下对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城市的资源存量严重不足、环境承载力急速下降,探寻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正是顺应形势,对城市发展思路的有益尝试。循环经济型城市可以看作生态工业园在区域上拓展的产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在城市范围内构建生态产业链,把城市组织为一个生态网络系统。从内涵上讲,循环经济型城市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综合系统,它不是一个仅包括城市的经济系统,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动力的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复合系统。

中国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是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开展起来的,以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设立为主要标志。中国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确立了两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三峡库区)等7座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包括青岛市、深圳市等13座城市。为了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范围,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北京市的延庆县、河北省的承德市和高阳县等40个地区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同年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活动,到2015年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区、县)的数量要达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