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青藏高原历史文化流通线
所属图书:泛江河源区岛状生态地位论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
关键词:
泛江河源区人文环境变迁及其文化生态地位

第一节 世居族群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

世居与非世居的相对性

所谓世居族群并非生而世居,往往是有时间空间限制的。在某一时期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地区生活,如前述,大约超过一个世纪,当其来源已经不可考或无须考证时,除了环境和自身认同外,他们事实上也就成了世居族群。长期生活在高原外的民人是非世居族群;同样,世居族群离开高原相当的时间后,就成了非世居族群。历史上,世居族群与非世居族群之间来往不断。青藏高原有很多通道为这些世居与非世居族群交流打开豁口。研究发现,高原东北部很可能是青藏高原内部世居族群和非世居族群进出青藏高原的门户之一。先民从青藏高原腹地进入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这里一直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台阶和豁口。从早期的人类活动路线图和石器、遗址分布看,青藏高原东北—玉树—那曲—拉萨—阿里一线基本上是连贯布局的。尽管当前没有证据证明高原内部那些聚落和人群是怎样移动的,但从这些文物遗址的分布、测年和相似性、相关性判断,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西部和新疆一带是青藏高原外部进入的出发地和高原内部出来的目的地。

相对于周边东北部的黄土高原、北部的河西走廊、西部的塔里木盆地而言,青藏高原东北部明显地显示出“地势高耸”的特征。其海拔为1600~7720米,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这一带山脉多呈现“西北—东南或东西走向”,巴颜喀拉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布尔汉布达山、阿尼玛卿山等巨大山系基本上呈东西走向,对蒙古冷气团的南下具有显著的屏障作用。而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台阶,乃至新疆旷原区为人类的聚居和生存发展提供了缓冲地带。相对于周边的人类而言,青藏高原东北部成为人类在遭遇灾难和战争